首页 > 灵异恐怖 > 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 > 第329章 淬火成钢:心渊和星光

第329章 淬火成钢:心渊和星光(1/2)

目录

第三百二十九章

医疗隔离区的空气粘稠得仿佛凝固,唯有生命监测仪规律的滴答声,以及偶尔从隔离室内传来的、令人毛骨悚然的骨骼错位声和压抑低吼,在提醒着人们这里正进行着一场与无形之敌的残酷赛跑。伤员小张的躯体在观察窗后扭曲成一个违背人体工学的角度,皮肤下的网状红斑如同拥有生命般蠕动,散发着不祥的微光。

宋墨涵强迫自己将视线从那个逐渐失去人形的轮廓上移开,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刺痛感帮助她维持着摇摇欲坠的冷静。她转身,面对身后一张张写满恐惧与茫然的脸。无菌灯的冷光在她清瘦的脸上投下坚毅的阴影,那双平日温和的眼眸,此刻却像经过千锤百炼的钻石,折射出不容置疑的锐光。

“记录所有生命体征数据,尤其是能量信号波动与生理指标变化的对应关系,哪怕最微小的异常也不能放过。”她的声音平稳,像手术刀般精准地切开了弥漫的恐慌,“李护士,准备高浓度营养液和电解质平衡液,我们必须尽力维持他身体的基本机能,不能在异变完成前就先因器官衰竭而死亡。王医生,隔离力场发生器的运行状态是你的首要职责,力场强度必须维持在临界值以上,绝不能让那种‘同化’能量有丝毫外泄的可能。”

她的指令条理分明,如同在惊涛骇浪中投下的一枚定锚,让团队的运作重新恢复了秩序。众人依言而动,忙碌的身影在冰冷的仪器间穿梭,构成一幅与隔离区内疯狂景象截然不同的、充满人力抗争的画面。

通讯器的嗡鸣适时响起,打破了压抑的寂静。是林浩,他的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却难掩一丝突破性的兴奋:“宋医生!最新样本分析结果出来了!那些磷光物质,我们之前的猜测没错,它们确实是信息载体,但其内部结构……它呈现出一种高度有序的自组织特征,像是一种从未见过的‘生物编码晶体’!这玩意儿简直就像是……被设计出来的!”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急促,“还有,我们监测到小张体内的异常信号,在外形发生剧烈异变时,会出现一个短暂但强烈的频率峰值,随后信号会趋于一种……相对稳定的、高度攻击性的模式。这个峰值,或许是我们干扰甚至阻断同化过程的关键!”

“相对稳定?目标形态?”宋墨涵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两个词,大脑飞速运转,“你的意思是,这种同化并非随机的、混乱的畸变,而是遵循某种预设的‘蓝图’,最终要将宿主改造成某种特定的……战斗单位?”

“非常可能!就像病毒,虽然破坏宿主,但其遗传信息是固定的!这力场背后,存在一个‘编码源’!”林浩肯定道,“我正在尝试根据这个峰值频率,逆向推导干扰波谱。另外,结合顾队带回的废墟内部结构数据和能量场梯度变化模型,我们初步锁定了力场核心的可能位置——地下深层,一个结构上类似‘反应堆’或‘主信息处理中枢’的地方。但需要更精确的坐标才能进行有效打击或屏蔽。”

“我明白了。数据共享保持实时同步,有任何新发现立刻通知我。”宋墨涵结束通话,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目标形态、信息源、生物编码晶体……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在她脑中激烈碰撞、重组。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却又在逻辑上隐隐自洽的念头,逐渐刺破迷雾,显露出轮廓。

她深吸一口气,再次接通内部通讯,这一次,直接连接了指挥中心的霍雷霆营长和正在战术规划室的顾锦城。“营长,顾队,基于林工的最新发现,我请求启动一项紧急实验。对另一名情况相对稳定、但同化迹象已明确的伤员老刘,尝试进行小剂量、特定频率的‘净化波谱’反向干预。目的是验证‘信息覆盖’理论的可行性,如果成功,可能为我们争取到延缓甚至逆转同化的窗口!”

通讯那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电流的细微噪音。霍雷霆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每一个字都像敲在心上:“宋医生,你百分之百清楚这个请求意味着什么吗?如果干预失败,刺激了异变加速,甚至引发力场的反扑,老刘会立刻死亡,我们可能连观察的机会都会丧失。这不仅仅是医疗风险,更是战略风险。”

“我清楚所有风险,营长。”宋墨涵的声音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但被动观察,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一步步滑向深渊,最终成为我们的敌人。主动干预,哪怕希望渺茫如星火,也代表着我们在抗争,在寻找出路。所有的责任,由我一人承担。”话语落下时,她的目光不自觉地投向简报室的方向,仿佛能穿透层层阻隔,感受到那个能让她心海瞬间平静的存在。

短暂的静默后,顾锦城沉稳的声音响起,如同磐石:“营长,我支持宋医生的建议。在‘破障’行动发起前,任何能削弱敌人、增强我方防御与救治能力的尝试,都具有战略价值。即使实验失败,其过程数据对我们理解敌人、优化后续战术也至关重要。我们需要情报,哪怕是付出代价的情报。”

顾锦城的支持,像一道坚固的堤坝,瞬间稳住了宋墨涵内心深处那因巨大责任而产生的细微颤栗。最终,霍雷霆沉重地批准了这项高风险实验,但附加了最严格的条件:必须在最高级别生物防护下进行,并启动最高等级的应急方案,随时准备应对最坏的情况。

**\\*\\*\\*\\*\\***

与此同时,装备库旁的临时战术规划室内,气氛同样凝重。全息投影上,复杂而破败的废墟结构图缓缓旋转,能量场梯度以不同颜色标示,越靠近推测的核心区域,颜色越是刺眼的猩红。

顾锦城双臂环抱,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地图的每一个细节。身旁的赵强中尉,眼神中充满了对这位队长的信赖与敬仰。

“顾队,林工提供的模型显示,核心区域大概率在这个位置,”赵强指着地图深处一个被多重结构包围的红色焦点,“但所有常规渗透路线都被坍塌物和强能量场封死。正面强攻,代价太大,而且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连锁反应。”

顾锦城的指尖在全息影像上划过,最终停留在几条几乎被忽略的、细如发丝的通道标记上。“强攻是最后的选择。看看这里,还有这里,旧时代的通风管道和维护通道。它们狭窄、老旧,可能部分坍塌,但也是绕过主能量场强区,最有可能直插核心的路径。”他看向赵强,命令清晰明确,“赵强,你熟悉外围地形和结构,立刻带侦察小组,核实这几条通道在当前地质变动后的实际通畅情况。注意隐蔽,不要打草惊蛇。”

“明白!”赵强挺身领命,没有丝毫迟疑,迅速转身离去。

就在此时,规划室的门被推开,一个身影迈着利落的步伐走入。来人身材高挑,一身合体的作训服勾勒出精干的身形,短发齐耳,眼神锐利如捕食前的鹰隼。她肩上的少校军衔以及臂章上那独特的、带有闪电标志的“影刃”徽记,昭示着她不凡的身份。

“顾队,别来无恙。”高雯的声音清冷,带着一丝常年身处险境磨砺出的沙哑。

顾锦城抬眼,眸中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讶异,随即恢复平静:“高雯少校?总部把你派来,看来这次的事情,比我想象的还要棘手。”高雯,代号“夜鹰”,总部直属的王牌之一,精于渗透、侦察与特种作战,两人曾在多次跨区联合行动中合作,既是互相倚重的战友,也是彼此欣赏又暗自较劲的对手。

“总部对‘同化力场’的评估等级已提升至最高。我奉命带领‘影刃’第一小队前来支援,并负责可能的技术样本回收任务。”高雯走到全息地图前,目光如扫描仪般快速掠过关键节点,“情况简报我已详细阅读。霍营长指示,我部在‘破障’行动中配合你的指挥。说说你的初步方案。”

她的到来无疑是一股强大的助力,但同时也意味着指挥链的复杂化和任务优先级的潜在冲突。顾锦城没有浪费时间寒暄,直接将初步拟定的、依靠旧通道渗透的计划,以及面临的路径不确定性和能量场干扰问题坦诚相告。

高雯静静听完,点了点头,修长的手指指向地图上一个被标记为“废弃”的地下电缆涵洞区域:“你的主攻方向判断正确。但我建议增加一条备选渗透路线。这里,根据我们调阅的旧版城市基建图纸,这条涵洞系统可能直接绕过主结构区,通往核心反应堆的正下方区域。优势是可能完全避开大部分能量监测点;劣势是年代久远,结构完整性未知,且内部环境完全不明,可能存在我们无法预料的风险。”

“涵洞……”顾锦城沉吟,高雯的信息确实提供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可行性需要实地侦察确认。”

“这正是‘影刃’的专长。”高雯语气平淡,却透着绝对的自信,“我的小队可以先行潜入,进行路径侦察和初步清障,为你们的主力突击创造条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