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 > 第351章 铁血柔情和生命赞歌

第351章 铁血柔情和生命赞歌(1/2)

目录

能量场的余波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去,医疗区内,劫后余生的庆幸像一层薄纱,勉强覆盖在沉重的疲惫和对未知的深深敬畏之上。成功抑制孢子活性,如同在吞噬一切的无尽黑暗中,终于点燃了一盏摇曳却坚定的孤灯。光芒虽暂时驱散了迫在眉睫的危机,却也清晰地照亮了前路更浓、更深的迷雾,那迷雾中潜藏的形状,令人不安。

宋墨涵纤细的手指用力按在冰冷的控制台边缘,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高度集中的精神骤然松弛,带来的眩晕感如同海啸般冲击着她的感官。她闭眼深吸一口气,强行将翻涌的不适压下,第一时间俯身检查李铭的生命体征。监测屏幕上相对平稳的曲线让她紧绷的心弦稍松,但当她目光触及隔离舱内,李铭作战服上那些干枯碳化、却依旧附着不落的菌毯残留物时,一丝阴霾掠过心头。这些物质,像是蛰伏的毒蛇,随时可能再次苏醒。

“记录能量场频率衰减曲线,分析孢子活性抑制的持续时间阈值。所有接触过污染源的人员,进行深度生物标记扫描,重点监测有无潜伏期反应或能量残留。”她的声音带着过度使用后的沙哑,却像手术刀一样精准清晰,不容置疑。每一个指令都关乎生死,她不能有丝毫含糊。

就在这时,指挥中心的专用通讯频道再次亮起,如同黑暗中指引方向的灯塔。

“墨涵,”顾锦城的声音传来,背景是隐约可闻的指令声、键盘敲击声和系统提示音,交织成一幅指挥中心高速运转的画卷,“能量场效果已确认,D区压力暂时缓解。工程部正在三班倒,全力构筑物理隔离墙,预计…”他顿了一下,似乎在查看最新进度,“…还需要四小时。但‘暗影’小队在核心区边缘遭遇强烈能量干扰,通讯断续,推进受阻,情况不明。”

他话语中的信息密集而紧迫,然而在最后,语气却微妙地转换,压低的声音里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紧绷:“你的身体状态?”

没有多余的安慰,没有琐碎的询问,在千钧重担之下,他依然分神确认她的安危。这种含蓄到极致的关心,是独属于顾锦城的方式,却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能触动宋墨涵的心弦。

一股暖流悄然浸润心田,驱散了部分疲惫。宋墨涵指尖无意识地在控制台上收紧,语气保持着科研人员特有的冷静:“我没事,只是精神消耗有些大。能量场的理论基础,我怀疑与陈越同志感知到的‘权限’同源,但应用方式和稳定性天差地别,需要进一步验证。关于‘暗影’小队遇到的能量干扰…”

她脑海中飞速整合着刚才记录的数据和对孢子能量结构的理解,一个大胆的假设成形:“…我建议尝试将刚才使用的调和能量场参数进行逆向微调,频率偏移百分之三点七,或许能对那种干扰场产生中和效应。这只是理论推演,需要实际测试。”

她毫不犹豫地将一组修正后的频率参数传输过去。这是基于她对黑色圆盘能量特征与孢子活性关联性猜想的延伸,是一次走在理论前沿的冒险。

“收到。参数已转发技术团队,立刻尝试建立定向能量投射通道。”顾锦城没有任何质疑,果断接纳了她的建议。这种毫无保留的信任,是他们之间无需言明的默契。“另外…”他似乎在权衡措辞,将更现实的考量摆上台面,“物理隔离墙完工前,D区仍存在结构性风险。我已下令非必要人员撤至C区及以外。医疗区…位置敏感,是否需要组织转移?”

这是一个非常理智的建议。医疗区虽然拥有独立循环系统,但毕竟紧邻D区,是风险最高的前沿阵地之一。

宋墨涵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她的目光扫过医疗区内那些连接着复杂卫生设备的重伤员,他们脆弱的生命完全依赖于这些精密仪器的稳定运行,也包括刚刚从鬼门关被拉回一步的李铭。转移过程中的颠簸、设备断电风险、环境变化…任何一点意外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重伤员无法承受转移风险,精密仪器拆卸重装也会耗费大量时间,我们耗不起。”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与顾锦城命令部下“执行命令”时如出一辙的决绝,一种扎根于责任的坚韧,“医疗区,必须守住。这里是我的阵地。”

通讯那头沉默了一瞬,那沉默中包含了理解、担忧,以及最终的支持。随即,顾锦城低沉而坚定的回应传来:“好。我立刻从预备队抽调人手,加强医疗区通道防御。你…万事小心。”最后四个字,重若千钧。

“你也是。”宋墨涵轻声回应。千言万语,无尽牵挂,尽在这三个字之中。通讯切断,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那份沉甸甸的关怀。

她转身,将那份柔情深深埋入心底,重新投入争分夺秒的工作中。数据需要分析,伤员需要监测,潜在的威胁需要评估…她的战场,在这里。

不久后,医疗区气密门伴随着轻微的泄压声滑开。一名身着内部防御部队制服、脸上带着新鲜擦伤却眼神锐利如鹰的年轻女军官,带着一队神色肃穆的士兵快步走入。她动作干净利落,径直走到宋墨涵面前,抬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宋博士,我是内部防御部队第三中队副队长,苏宛。奉顾指挥命令,率第三小队加强医疗区安保,直至隔离墙工程完毕并确认安全!”

苏宛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身姿挺拔如松,行动间带着经过严格训练后的军人特有的干练与警惕。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汇报简洁有力,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她的到来,像一股清冽而强劲的风,瞬间提升了医疗区的安全感等级。

“辛苦了,苏队长。”宋墨涵点头致意,她能感受到这位年轻军官身上散发出的可靠气息,“医疗区的安全,还有这里所有人的生命,就拜托你们了。”

“职责所在,请宋博士放心!”苏宛再次铿锵回应,随即利落转身,迅速指挥士兵们占据各个关键防御节点,检查出入口,布置警戒线。她自己则亲自守在距离隔离区入口最近、也是风险最高的位置,目光如同雷达般,警惕地扫视着整个区域,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动。

时间在高度紧张的氛围中缓慢流逝。得益于能量场的持续作用和物理隔离墙工程的快速推进,基地内部此起彼伏的警报声似乎稀疏了一些,混乱的局势得到了初步遏制。医疗区内,在苏宛小队带来的坚实屏障下,宋墨涵得以暂时抛开对周边安全的担忧,更加专注地分析数据,监测伤员。

然而,危险的阴影从未真正远离。就在众人神经稍稍放松的片刻,一名负责重点监测李铭的研究员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惊恐:“宋博士!李队长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波动!体温急剧升高,超过四十度!神经信号出现高频紊乱!”

宋墨涵心脏猛地一缩,瞬间冲到隔离舱前。监测屏幕上,原本相对平稳的曲线此刻剧烈震荡,心率、血压如同失控的野马。李铭的身体在无意识地剧烈痉挛,更令人心惊的是,他裸露的皮肤表面,正迅速浮现出之前从未出现过的、蛛网般细微却清晰的暗红色纹路,那纹路仿佛有生命般,在缓缓蔓延!

“是孢子残留物的二次异变?还是能量场在抑制主体活性时,意外激活了更深层的防御或变异机制?”宋墨涵脑中电光火石般闪过各种可能性,每一种都指向极度的危险。她立刻组织人员进行紧急抢救,强效镇静剂、抗过敏药物、生理调节剂…各种药剂被精准注入,然而李铭的状况依旧以惊人的速度恶化,监测警报尖锐地嘶鸣着,敲打着每个人的耳膜。

“苏队长!请维持好秩序,未经我允许,任何人不得靠近隔离区!”宋墨涵头也不回地命令道,声音因极度专注而显得冰冷,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此刻,她必须是绝对的核心,容不得任何干扰。

“是!第三小队,封锁隔离区入口,严禁任何人靠近!”苏宛毫不犹豫地执行命令,手持武器,如同磐石般挡在入口处,眼神锐利地扫视周围,将所有试图探询或可能引起混乱的因素彻底隔绝。她的存在,为宋墨涵创造了一个绝对专注的救治环境。

宋墨涵几乎将整个人贴在冰冷的观察窗上,目光死死锁定李铭身上那不断变化的暗红色纹路。她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如同最高性能的计算机,疯狂调取、比对、分析着所有关于孢子能量结构的解析数据、能量场的每一个作用参数、以及以往所有相关的生物变异案例。

突然,她脑海中仿佛有一道闪电划过——那些暗红色纹路的分布模式,其节点连接方式,竟然与她之前解析出的孢子内部能量导引网络的某些非活跃次级节点高度吻合!难道…能量场在压制孢子主体意识的同时,像一把错误的钥匙,无意中打开了某个更深层次、处于休眠状态的“开关”?这并非简单的排异反应,而是触发了孢子某种未知的生存本能,试图以另一种形式夺取宿主?!

常规医疗手段已经无效,时间正在以秒为单位飞速流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