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无声的宣言和染血的忠诚(1/2)
第三百五十六章
科学理事会那份被“驳回”的请求函,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涟漪虽被强行压制,但水下涌动的暗流却愈发湍急。宋墨涵将全部精力重新投入到对李铭的监护和孢子能量的分析中,顾锦城那两道简短而强硬的命令,如同最坚固的盾牌,为她隔开了外界的纷扰,让她得以在风暴眼中维持着一方专注的净土。
然而,基地的局势并未因此缓和。未知孢子的潜在威胁、与“探路者七号”遗迹可能存在的关联、以及内部各方势力对这股未知能量的觊觎,都让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感。顾锦城变得更加忙碌,指挥中心彻夜灯火通明,巡逻和安保等级在“琥珀级”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数条临时禁令。宋墨涵与他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偶尔在通道中擦肩而过,也只能看到他愈发冷硬紧绷的侧脸轮廓和眼底深处难以化开的疲惫。但每一次,他的目光都会在她身上短暂停留,那瞬间的审视,不再是上级对下级的考核,而是带着一种确认她安好的、难以言喻的深沉关切。
这段平静(如果那令人窒息的紧绷也能称之为平静的话)在第三天被打破。基地外围,代号“铁砧”的巡逻小队在执行一次常规区域扫描时,信号突然中断了十七分钟。当通讯恢复时,传回的只有断断续续、夹杂着激烈能量武器交火声和某种令人牙酸的尖锐嘶鸣的求救信号。指挥部立刻派遣了快速反应部队,带回的却是惨烈的现场:小队遭遇了前所未见的、形似巨大节肢动物与菌类混合体的生物突袭,队员三死一重伤,唯一完整的幸存者就是身中数道含有未知神经毒素撕裂伤的“铁砧”。
这天深夜,医疗区的警报骤然响起,并非来自李铭的隔离舱,而是来自刚被紧急送入、隶属于外围巡逻队的一名重伤员。伤员代号“铁砧”,是在一次例行巡逻中遭遇了小规模、极具攻击性的未知地下生物突袭,小队虽成功击退生物,但“铁砧”身中数道含有未知神经毒素的撕裂伤,生命垂危。
宋墨涵是被苏宛急促的呼叫惊醒的,她立刻披上白大褂冲向抢救室。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一种类似腐蚀性物质的刺鼻气味。伤员面色青紫,伤口周围的肌肉呈现出不祥的墨绿色,并且正在快速坏死,监测仪器上的生命体征数值剧烈波动,警报声此起彼伏。
“伤口感染未知生物毒素,具有强烈的神经麻痹和组织坏死特性!准备强效广谱抗毒血清,立刻进行血液净化!”宋墨涵的声音在抢救室里响起,冷静而迅速,她戴上无菌手套,亲自上前检查伤口,眉头紧锁。这种毒素的烈性和发作速度超出了常规认知。她注意到伤口边缘有微弱的、类似孢子能量的生物荧光残留,这个发现让她心头一凛——难道这些生物与李铭体内的孢子有关?
抢救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常规抗毒方案效果甚微,伤员的状况持续恶化,心脏数次停跳。宋墨涵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神却锐利如刀。她当机立断,调用了之前研究孢子能量抑制方案时衍生出的一种高活性生物酶清洗液,结合物理清创,冒险尝试阻断毒素的进一步扩散。这是一个基于理论推断的大胆尝试,连她自己也无法完全预料后果,但眼下,这是唯一可能起效的方法。
就在她全神贯注进行最关键的清创手术时,抢救室的气密门无声滑开。一道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带着一身尚未散尽的、来自基地外荒凉之地的寒意和硝烟气息。是顾锦城。他显然是刚从现场指挥归来,作战服的肩章上甚至还沾着些许岩屑和难以分辨的暗色污渍。
他没有走进来,只是沉默地站在门口阴影处,如同一尊守护神像。目光越过忙碌的医护人员,精准地落在那个正俯身于手术台前,身影在无影灯下显得格外单薄,却又散发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力量的女人身上。他看到她那双平日里清澈温和的眼睛,此刻凝练着全副的专业与专注,纤细的手指稳定地操控着手术器械,与死神争夺着生命。汗水沿着她的鬓角滑落,她也无暇擦拭。
没有人注意到指挥官的到来,除了刚刚完成一个关键步骤、下意识抬头喘息的宋墨涵。她的目光与他在空中相遇。没有言语,甚至没有眼神的交流,他只是站在那里,如同磐石,无声地传递着他的存在与支持。那一刻,宋墨涵仿佛感到一股坚实的力量注入心间,驱散了长时间高强度手术带来的疲惫与压力。她对他几不可察地微微颔首,随即再次埋首于手术中。
最终,在宋墨涵不懈的努力和那冒险一试的新方案下,“铁砧”的生命体征终于被从死亡边缘强行拉了回来,虽然依旧虚弱,但最危险的阶段已经度过。当伤员被转入加护隔离舱,所有参与抢救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几乎虚脱。
宋墨涵摘下沾满血污的手套和口罩,走到洗手池边,用冷水用力冲洗着脸颊,试图驱散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疲惫。她一抬头,从镜子里看到顾锦城不知何时已走到了她身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