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 > 第360章 无声的誓言和基地危机加剧

第360章 无声的誓言和基地危机加剧(1/2)

目录

第三百六十章

顾锦城的授权,像一把双刃剑,斩开了僵局,也划开了道德与生存之间的脆弱屏障。这不仅仅是命令,更是一场豪赌,赌注是两条鲜活的生命,以及在场所有人对指挥官和科学家的信任。医疗区内,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实体,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沉重的压力。仪器的嗡鸣、生命体征监测器规律的滴答声,在此刻被无限放大,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弦上。

宋墨涵站在操作台前,深深吸了一口气,将外界的一切杂念摒除。她眼前不再是复杂的控制界面和跳动的数据,而是两条亟待连接的生命通道。她的眼神锐利如手术刀,所有属于个人的情绪——对未知的恐惧、对后果的担忧——都被压缩到心灵最深处,只剩下绝对的理性与专注。

“神经介入准备就绪。”她的声音平静得出奇,与室内紧绷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苏宛站在辅助位,手指同样稳定地在次级控制板上操作,汇报声带着不易察觉的颤音:“诱导剂注入,浓度7.4%。数据流同步开始……同步成功。”她瞥了一眼宋墨涵紧绷的侧脸,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敬佩。这位年轻的生物学博士,正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

监控屏幕上,代表李铭和“铁砧”队长的两组生命数据曲线,如同两条失控的蛟龙,开始疯狂地颤抖、碰撞、交织。“铁砧”强壮的身体在束缚带下剧烈痉挛,喉咙里溢出破碎而压抑的低吼,额角暴起的青筋和充血的眼球昭示着他正承受着非人的痛苦。而另一边,李铭的生命体征依旧在危险的深渊边缘徘徊,但那条原本断崖式下跌的能量衰减曲线,在剧烈的扰动中,似乎出现了一刹那极其微小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凝滞。

“能量场扰动加剧!频率……频率正在尝试匹配李铭体内的孢子能量频率!”苏宛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博士,有反应!”

“保持观察,记录所有波动细节!”宋墨涵命令道,她的指尖在光屏上飞快跳跃,调整着介入的深度和频率。这感觉如同在雷霆万钧的风暴中,驾驶一叶脆弱的扁舟,试图捕捉那唯一能指引方向的、微弱闪烁的灯塔光芒。精神的高度集中让她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沿着苍白的脸颊滑落,她却浑然不觉。

精神的弦绷紧到了极限,一阵阵虚脱感开始袭来。就在她感到指尖微不可查地颤抖时,一只温暖而布满枪茧的大手,沉稳地按在了她微微颤抖的肩膀上。

没有言语,没有询问。

只是那股透过军装传递过来的、不容置疑的坚定力量,像磐石般稳住了她即将倾覆的心舟。是顾锦城。他不知何时已悄然立于她身侧,依旧沉默如岳,但那无声的支持却比任何鼓励都更有力。他用自己的存在告诉她:决策的责任,他与她共担。

宋墨涵深吸一口气,仿佛从这无声的支撑中汲取了新的力量,眼神重新变得清明而锐利。她摒弃了所有冗余计算,专注于捕捉那冥冥中的一丝“共鸣”。

“就是这里!”片刻后,宋墨涵低呼一声,眼中迸发出发现真理般的光芒。她成功锁定了一个特定的、由“铁砧”痛苦神经信号中衍生出的奇异谐波。当这个谐波被精确放大并反馈时,奇迹发生了——李铭体内那崩溃的孢子能量衰减曲线,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持续了数秒的平缓阶段!

虽然短暂,却如同在无尽黑暗中点燃的火种,带来了生的希望!

“维持频率!苏宛,全力支持李铭的生命体征,不能在这时候功亏一篑!”宋墨涵的声音因激动和疲惫而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介入持续进行。随着谐波的稳定,“铁砧”身体的痉挛幅度似乎有所减弱,那令人心碎的低吼也渐渐平息,只剩下粗重的喘息。李铭那边,生命体征虽然依旧微弱得如同风中之烛,但那条致命的下跌曲线被强行扼住,在一个极低但相对稳定的水平线上,开始了微弱而顽强的起伏。

最危险的崩溃期,终于被艰难地度过了。

当宋墨涵确认情况暂时稳定,停止深度神经介入的瞬间,强烈的虚脱感如同潮水般涌来,她身体一软,几乎站立不稳。

一双有力的手臂及时而稳固地扶住了她的腰,将她的重量承接过去。是顾锦城。他的动作自然而坚定,仿佛这本就是他职责的一部分。

“立刻对‘铁砧’队长进行全面的神经损伤评估和恢复性治疗。李铭这边,维持现有生命支持系统,密切监控能量波动,任何细微变化立即报告。”宋墨涵强撑着最后的力气,下达了后续指令,声音沙哑得几乎难以辨认。

“是,博士!”医疗团队齐声应道,行动迅速而有序。每个人看向宋墨涵的眼神中,都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和由衷的敬佩。他们亲眼见证了一场在刀尖上跳舞的奇迹。

顾锦城半扶半抱着宋墨涵,将她带到旁边的临时休息区,递上一杯温水。他的动作依旧稳定克制,但宋墨涵却敏锐地注意到,他军装挺括的袖口处,留下了几道不易察觉的褶皱——那是他刚才在全神贯注注视过程时,无意识紧握双拳留下的痕迹。这个细微的发现,让宋墨涵心中猛地一酸。这个看似冷硬如铁的男人,内心承受的压力,远比外表显露的要多得多。

“他……怎么样了?”宋墨涵喝了几口水,润了润干涩刺痛的喉咙,抬头看向顾锦城。她问的是承受了巨大痛苦的“铁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