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漩涡与旋涡(1/2)
指挥中心的空气仿佛被抽干,凝固成沉重的实体,每一次呼吸都带着金属和消毒液混合的冰冷气息,比往常更多了几分源自未知深渊的肃杀。巨大的全息星图已被暂时关闭,幽蓝的光芒熄灭,取而代之的是周锐小队拼死传回的高精度遗迹内部结构剖面图,以及一个在中央主屏幕上缓慢旋转、散发着不祥红光的能量旋涡模拟图。那红光如同活物的心脏,搏动着,每一次收缩舒张都牵动着在场每一个人的神经。
顾锦城站在主控台前,身姿依旧如标枪般笔挺,肩章上的将星在昏暗的光线下折射出冷硬的光芒。但他紧抿的薄唇,下颌绷紧如石刻的线条,以及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中飞速掠过的数据流阴影,都透露出他此刻内心远超常人的凝重。他的目光先是快速扫过刚刚进门的宋墨涵和周云帆,在宋墨涵略显苍白的脸上略微停顿了一瞬,那目光锐利如手术刀,瞬间评估了她的状态——休息后气色稍好,但眉宇间挥之不去的疲惫,以及那双总是清澈明亮的眼睛里此刻藏着的细微血丝,都没能逃过他的观察。确认她暂无大碍,他的视线便如鹰隼归巢,迅速落回了那不断变幻、散发着危险气息的旋涡模拟图上。
“情况有变。”顾锦城开门见山,声音低沉有力,穿透凝固的空气,没有丝毫冗余的寒暄,每一个字都像钉子敲进现实,“周锐小队在按计划试图接近遗迹核心能量源时,触发了一个未知的防御机制。并非传统的物理陷阱或能量屏障,而是一种……更为诡异的能量共鸣现象。”
他修长的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滑动,将能量旋涡的图像骤然放大。那旋涡的核心呈现出一种超越黑暗的幽邃,仿佛连接着宇宙的暗面,能吞噬光线与理智。周围则环绕着狂暴的、与李铭体内同源但强度高出数个量级的孢子能量流,它们像无数条赤红的毒蛇,纠缠、撕扯,发出无声的咆哮。
“这个能量旋涡本身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封闭循环状态,”顾锦城继续道,同时调出了一组令人眼花缭乱的实时频谱分析数据和能量流向量图,“但问题在于,周锐小队队员靠近时,他们随身携带的、从遗迹外围采集的菌类化石样本,以及他们自身在探索过程中不可避免沾染的、极其微弱的孢子能量场,与漩涡产生了某种意想不到的低频共振。”他的指尖重点敲了敲几个剧烈波动的数据节点,“结果是,旋涡的稳定性被打破,逸散能量强度在十分钟内提升了百分之三百,并且……监测到强烈的、非物理性的精神干扰特性。”
画面应声切换,一段经过降噪但仍能感受到其核心扭曲特质的音频被播放出来——那是低沉如巨兽呜咽、混乱如亿万心智同时呓语的嗡鸣,其间夹杂着仿佛能直接钻入骨髓、刮擦灵魂的尖锐嘶鸣。仅仅是这段经过处理的录音,就让指挥中心内几名心理素质稍弱的文职人员脸色煞白,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空气中弥漫开无形的压力。
“两名试图靠近漩涡核心进行近距离扫描的队员,出现了短暂的精神恍惚和认知混乱,”顾锦城的语气依旧平稳,但每个字都带着千钧重量,“他们报告看到了‘蠕动的墙壁’和‘听到逝者的呼唤’。幸好事先制定了最高级别的精神防护预案,强制激活了神经屏蔽装置并立即撤离,目前未检测到永久性损伤。”他话锋一转,目光如炬地看向宋墨涵和周云帆,“但更严重的问题是,根据周锐小队远程监测,这个能量旋涡的逸散波动,其核心频率……与李铭体内那些不稳定孢子的能量波动,存在高度相似性,甚至可视为其‘极端放大器’。”
周云帆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这意味着……就算李铭现在处于‘锚定’带来的暂时稳定状态,如果这个能量漩涡持续失控、增强,其辐射出的特定能量场,很可能隔着这么远的距离,也会像调音叉一样,引发他体内孢子的二次共振,导致能量彻底暴走,届时……”后果不言而喻,李铭将瞬间被体内失控的能量吞噬。
“没错。”顾锦城斩钉截铁地肯定了周云帆的判断,深邃的目光再次牢牢锁定了宋墨涵,那目光中承载的是整个基地的安全和一条濒危的生命,“宋博士,这就是紧急召你们前来的原因。我们面临的,不再仅仅是单个伤员的救治问题,而是一个可能随时引爆、波及整个基地安全的能量危机。我们必须在漩涡彻底失控前,找到控制或者中和它的方法。目前,你对这种能量性质的理解和之前的成功实践,是我们手中唯一的、关键的突破口。”
压力如同无形的喜马拉雅山脉,骤然压在了宋墨涵略显单薄的肩膀上。她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下意识地攥紧了手心,指尖冰凉,甚至能感受到自己过快的心跳。情况急转直下,远超她最坏的预估。不仅李铭的性命悬于一线,连深入险境的周锐小队、乃至整个基地的安危,都系于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尖锐、带着明显焦虑和不满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系统强行接了进来,是科学理事会派驻基地的伦理与安全观察员,陈明轩博士。他的虚拟影像出现在侧屏上,眉头紧锁,镜片后的眼睛充满了担忧和质疑。
“指挥官!顾指挥官!我必须在此提出最强烈的抗议和正式警告!”陈明轩的声音拔高,带着一种被忽视的急切,“根据周锐小队刚刚传回的更新数据,该能量漩涡的危险等级已远超最初预估,其精神污染强度和能量辐射指数均已接近‘临界失控’阈值!我强烈建议,立刻停止所有主动接触性探索行动,立即召回周锐小队,并启动基地最高级别物理及能量隔离程序!我们不能,也绝不应该,为了一个不确定的、甚至可以说是激进的研究方向,将整个基地数百名精英人员的生命置于这种未知且极度危险的能量辐射和精神污染风险之下!”
他顿了顿,目光似乎穿透屏幕,直射宋墨涵:“宋墨涵博士之前的干预虽然取得了暂时性成果,但其方法论本身就存在巨大争议和不可控性!她所使用的‘秩序’能量概念,在主流科学界尚无定论,其长期影响和潜在风险完全未知!现在又因为探索行动引发出这种连锁危机,我认为这充分证明了当前策略的冒险性!理事会必须重新评估现场情况,并立即接管后续所有研究的主导权和决策权!”
这番话如同淬了冰的针,精准地刺破了指挥中心内本就紧绷到极致的气氛。几名参谋官下意识地交换着眼神,目光复杂地飘向宋墨涵,其中混杂着对未知的担忧、对责任的权衡,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动摇。
宋墨涵的脸色瞬间苍白如纸。陈明轩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每一个字都直指她研究根基的脆弱处和她肩上责任的沉重。在如此巨大的现实压力和公开的、关乎专业能力的质疑下,她在实验室中与周云帆讨论时重新燃起的热情和信心,几乎要被这盆冷水彻底浇灭,一种深切的无力感和孤立无援攫住了她。
然而,就在她嘴唇微动,准备艰难地组织语言,为自己、也为继续挽救李铭和解决危机的唯一机会进行辩护时,一只温热而宽厚的手掌,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轻轻落在了她微微颤抖的肩头。
是顾锦城。
他甚至没有看向她,不知何时已从主控台前迈步,无声地立于她的身侧。那只手只是沉稳地一按,没有多余的动作,却仿佛带着千钧之力,瞬间将她从那种即将被质疑与责任浪潮吞噬的窒息感中拉了回来。他掌心的温度透过薄薄的制服面料,清晰地烙印在她的肌肤上,那温度不似火焰灼热,却如同亘古不变的磐石,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令人安心的力量。
顾锦城锐利如鹰隼的目光直接射向通讯器所在的方位,穿透了陈明轩的虚拟影像,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经过千锤百炼的、不容置疑的绝对权威,瞬间压制了所有杂音,重新稳固了指挥中心的秩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