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名字(2/2)
“零伤亡赢得世界大战!这已经不是科学了,这是魔法!张去益就是当代大魔导师!”
“看看联军的惨状,再想想我们这边的平静,我只能说:张总师,受我一拜!您就是我滴神!”
“以前觉得国的科技高不可攀,现在?呵呵,在张总师面前都是弟弟!不,是弟中弟!”
“我现在严重怀疑张总师是不是得到了外星黑科技,或者他就是未来穿越回来的!这强得也太不合理了!”
还有各种恶搞图片、表情包和短视频也迅速风靡网络。
一张张去益穿着白大褂的严肃照片,被p上了佛光,配文:“保佑我科科不挂。”
一个联军航母被红色叉号划掉的动图,旁边配着张去益微笑的照片,文字:“听说你想来我家门口?”
甚至有人将他的头像和华夏古代神话中的神农、黄帝等先贤并列,称之为“开启新时代的圣贤”。
这股席卷全球互联网的赞美风暴,其强度远超任何娱乐明星或政治人物。张去益,以其无可辩驳的、近乎神话的科技成果,成为了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最耀眼的偶像。他代表的不仅仅是科学本身,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和民族自豪感。
在无数华夏民众心中,“张去益”已然成为一个信仰,一个象征着人类智慧能够达到何种不可思议高度的丰碑。
…
与华夏国内全网狂欢、将张去益奉若神明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刚刚经历了一场耻辱性惨败的四十二国联盟网络空间里,充斥着一种极其复杂且负面的情绪浪潮。
那里没有赞美,只有如同打翻五味瓶般的羡慕、嫉妒与恨意的剧烈发酵。
“上帝,如果张去益是我们国家的人该多好!我们就不用承受这样的失败和屈辱!”
“看看华夏人现在有多安全!他们的城市甚至没有响起过一次防空警报!而我们的小伙子们却在外海成了俘虏!就因为张去益!”
“为什么最顶尖的天才总是出现在华夏?我们的教育体系和科研环境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条评论引发了大量关于本国科研投入和人才流失的激烈讨论)。
“他一个人怎么可能做出这么多突破?这背后肯定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庞大团队,或者……他是不是窃取了我们的技术?”(典型的阴谋论开始浮现)。
“凭什么好事都让他们占尽了?经济、军事,现在连科技都彻底碾压我们?这不公平!”
“我承认他很强,但把我们所有的失败都归功于他一个人,是不是太神话他了?我们的将军和士兵们也尽力了!”(试图在绝望中寻找一丝尊严)。
也有仇恨的——
“张去益就是这个时代的恶魔!他发明的那些武器屠杀了我们那么多优秀的年轻人!”
“他是刽子手!是他让我们的舰队变成了漂浮的棺材!我诅咒他!”
“我们的政府是废物吗?为什么不能想办法‘处理’掉这个威胁?难道要等他造出更可怕的东西把我们全都毁灭?”(这种极端言论虽然被平台管控,但仍在暗流涌动)。
“如果不是他,我们现在已经在庆祝胜利了!是他毁了一切!”
在这些情绪的裹挟下,四十二国联盟的网络空间呈现出一种分裂和混乱的状态。
有人开始悲观地预言西方文明的彻底衰落,有人则将怒火转向本国无能的政府和军方高层,要求追责和改革的声浪高涨。
当然,也有一部分相对理性的声音,呼吁正视差距,进行深刻反思,但这类声音在铺天盖地的负面情绪中显得微弱而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