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娘娘宫斗套路有点野 > 第六章 永和宫缀霞轩

第六章 永和宫缀霞轩(1/2)

目录

三日期限,转瞬即逝。

入宫这一日,户部尚书府的天空都仿佛比往日要灰蒙几分。离别的愁绪笼罩着整个府邸,下人们的脚步都轻了许多,生怕惊扰了这最后的温情。

林知夏一身从六品贵人的常服,对着父母兄长,郑重其事地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

“女儿此去,前路未卜,无法在爹娘膝下承欢,还望爹娘保重身体。”她的声音清亮,却带着一丝不易察察的颤抖。

母亲郑氏早已红了眼眶,紧紧拉着她的手,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只只,万事小心,照顾好自己。”

父亲林柬收起了平日的精明与圆滑,眼中满是父亲对女儿的疼惜与不舍:“宫里不比家里,凡事多思量,莫要强出头。记住,整个林家,都是你的后盾。”

大哥林知渊沉声道:“宫墙之内,步步皆是险途。哥哥在前朝,鞭长莫及,无法护你周全。只只,你万事定要三思,保重自身为上。”

二哥林知行则将一个沉甸甸的锦囊塞到她手里,闷声道:“这里面是我给你寻的防身玩意儿,谁敢欺负你,你就……总之,别让自己受委屈!”

林知夏看着眼前这四位她此生最亲的家人,心中涌起无限暖意。她用力点了点头,将所有的不舍与感动压在心底,转身,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内务府派来迎接的马车。

车轮滚滚,将身后的家门与牵挂越拉越远。林知夏放下车帘,隔绝了外界的一切,也隔绝了自己脸上最后一丝柔软。从这一刻起,她不再是尚书府备受宠爱的小女儿“只只”,而是大衍朝后宫中,一级一级向上攀爬的,林贵人。

按照宫规,贵人可带两名贴身侍女入宫。林知夏带的,自然是自小一同长大的含翠与鸣琴。

马车在宫中七拐八绕,最终停在了一处宫院前。朱红的宫门上,悬着一块鎏金牌匾,上书“永和宫”三字。

这里,便是她未来几十年要生活的地方。

永和宫没有主位妃嫔,因此显得格外清静。林知夏被分到的是东偏殿,名曰“缀霞轩”,倒也雅致。

她刚踏入殿门,早已等候在此的十余名宫人便齐刷刷地跪了一地,为首的是一个瞧着二十出头的太监和一个二十三四岁的姑姑,看着都还年轻,但眉眼间却透着一股远超年龄的沉稳与机灵。

“奴才\/奴婢叩见林贵人,贵人万福金安!”

声音整齐划一,透着宫中特有的规矩。

林知夏并未立刻叫起,而是目光平静地从每个人脸上缓缓扫过。她知道,这些人,是内务府分配来的,里面有多少双眼睛是属于别人的,尚未可知。

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跪在地上的宫人们连大气都不敢喘,心中暗暗揣测着这位新主子的脾性。

就在众人心中越发忐忑之时,林知夏才终于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都起来吧。”

“谢贵人。”众人这才松了口气,小心翼翼地站起身。

“我初来乍到,宫里许多规矩还不甚明了,往后就要仰仗各位了。”她说着,目光落在了为首的太监和姑姑身上,“不知二位如何称呼?”

那太监连忙上前一步,躬身回道:“回贵人的话,奴才王进,是这永和宫的掌事太监。这位是顾月华姑姑,负责您殿内的日常起居。”

“王总管,顾姑姑。”林知夏微微颔首,随即话锋一转,视线落在殿内角落一盆长势不佳的兰花上,淡淡道:“这盆‘玉雪霓裳’瞧着像是缺了水,叶尖都有些发黄了。想来是前些日子殿内无人,宫人们疏忽了。含翠,去取些清水来,仔细浇灌,莫要让这般名品枯萎了才好。”

王进和顾月华心中皆是一凛。

这位新来的贵人,好厉害的眼力!这盆兰花确实是前两日才从花房移来的,因着忙乱,底下的小宫女忘了浇水。这等细微末节,寻常人根本不会注意,她却一眼便瞧了出来。

这既是敲打,也是提醒:她林知夏,不是个可以随意糊弄的主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