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2/2)
这才是他们的玄菟侯!
犹记当年扶余铁骑肆虐之时,主君那句掷地有声的誓言:
\"朝廷不管你们,本侯来管!\"
今日玄菟侯用行动昭告全城:从今往后,高显由他守护。
凡欺我百姓者,虽远必诛。
这便是玄菟侯的承诺。
自今日始,扶余再不足为惧。
刘玄率军入城时,含笑向沿途百姓致意。
赤甲将士们个个挺直腰杆,神采飞扬。
此生得此一役,前数十载皆虚度矣。
返府后,刘玄严令所有将士归家休整。
自己则倒在锦榻之上,顷刻鼾声如雷。
此番远征看似所向披靡,实则已耗尽众人全部心力。
四十八
然而受损的元气,却非一时半刻能够复原。
征战不止消磨筋骨,亦会耗损神志心力。
只是心神之力的耗散远比体魄缓慢,可一旦亏空,便极难在短时间内补足。
若精力跌至十点以下,便会神志尽失陷入昏厥。
赤血铁骑众将士的精力值,此刻皆徘徊于三十上下。
距离那危险的界限,不过咫尺之遥。
正因如此,刘玄在斩下扶余王首级后,当即率部撤离王城,疾驰返回高显。
这支铁骑已无力再战。
唯有刘玄因精力值远超常人,损耗尚不致命,却也感到倦意如潮。
刚踏入侯府大门,他连座椅都未沾身,便径直倒卧床榻沉沉睡去。
高显城的防务仍由李火全权掌管。
这位将领深知主公与铁骑征战之艰辛,特遣三十名赤血卫戍守侯府,以防宵小趁机行刺。
数日之间,扶余战报如野火般传遍九州。
整个东汉朝野震动,天下军民无不瞠目。
那位被皇帝放逐玄菟郡,任其自生自灭的庶长子玄菟侯——
这个几乎被世人遗忘的皇室弃子,竟创下如此惊世战功。
仅凭三百三十三名铁骑,便击溃扶余数千大军,血洗四平城。
更长驱直入敌**城,于万军之中取扶余王首级而归。
最令人骇然的是,这支铁骑竟毫发无伤全员生还。
如此战绩堪称千古未有,注定青史留名。
......
洛阳皇城承德殿
晨雾未散,刘宏慵懒地打着哈欠:\"众卿若无要事,今日便早些退朝罢。\"
北中郎将卢植执笏出列:\"启禀陛下,幽州传来紧急军报。\"
“嗯?”
刘宏的困意褪去几分,抬手按了按太阳穴:“公孙瓒又斩了几名胡人,还是郭勋上奏弹劾他了?”
卢植答道:“陛下,都不是。此事与玄菟侯有关。”
“刘玄?”刘宏眉头一皱,语气不耐,“他又闹出什么事了?”
提及此子,他便心生烦躁。
张让设计不成,先前刘玄擅杀高显城县令,本可借此处死他,却因卢植所呈奏折而未能如愿。
他心底藏着一个绝不能宣之于口的隐秘——
刘玄,并非他的血脉。
那宫女酒后承宠,实则与禁军将领私通有孕。
此事,他近日才知晓**。
盛怒之下,他秘密处死了宫女与那将领。
临死前,宫女以公开秘密相胁,逼他封刘玄为侯,并遣将领心腹护送其就藩。
堂堂天子竟被蒙蔽,替他人养子十余载。
若传扬出去,岂非沦为千古笑柄?
为保全颜面,他只得应允。
这便是刘玄受封玄菟侯的缘由。
但他暗中授意张让密谋除之。
赴藩途中,张让派人假扮流寇,屡次截杀。
护送将士尽数战死,所幸刘玄终抵封地。
至今,张让仍不解天子为何执意除去皇长子。
卢植等臣亦困惑,陛下何以突然将长子远遣苦寒边郡。
宫闱私下传闻——
天子独宠幼子刘协,迟迟不立储君,便是要为幼子铺路。
关于这些流言,无论卢植等人是否相信,都必须表明反对立场。
他们始终坚定不移地维护着刘玄的利益。
在他们看来,唯有皇长子刘玄才是太子的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