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2/2)
首轮军议结束后,刘玄派出全部赤血龙骑进行侦查。为隐蔽行踪,醒目红甲皆被收起。
数日后,所有情报呈至案前。刘玄立即召集群臣共商大计。
\"殿下可是已有良策?\"皇甫嵩急切询问。
刘玄含笑颔首:\"本王思得两计。\"
皇甫嵩顿时振奋:\"愿闻其详!\"
刘玄踱步道:\"波才虽具才干,终究欠缺历练。据探报显示,其军营多为草扎营寨。\"
\"现正值炎热六月,若遇大风骤起,施以火攻,顷刻可破敌阵。\"
皇甫嵩等人闻言皆露喜色,唯曹操沉吟道:\"此计虽妙,全赖天时。风向难测恐生变数,若处置不当反受其害。\"
曹操的话音刚落,刘玄便投来惊讶的目光。
不愧是日后雄踞中原的霸主,竟能瞬间洞悉此计的优劣。
此策原出自皇甫嵩之手,最终也确实奏效。
然而其中变数太多,实非上上之选。
经曹操一番剖析,众人亦觉此计多有纰漏。
皇甫嵩转向刘玄:\"殿下,不知第二策为何?\"
朱儁、孙坚与曹操同时望来,眼中既有困惑更含期待。
若再无良策,恐怕只能行险着。
虽胜负难料,总好过坐以待毙。
刘玄轻抿香茗,从容道:\"第二策仍是火攻——\"
\"不过烧的不是波才大营,而是长社城。\"
\"焚城?\"
皇甫嵩等人眉头紧锁,朱儁的指节捏得发白。
曹操眸光微闪:\"殿下莫非是要诈败诱敌,请君入瓮?\"
\"孟德真知我心。\"
刘玄朗声大笑。能成乱世枭雄者,果然见识非凡。
这般敏锐的洞察,非常人可及。
\"殿下雄才,操愧不能及。\"
曹操郑重抱拳。此等险计他竟未曾想到。
说到底,非常人不敢行非常事。
若败,则长社沦陷;
若成,则城池俱焚。
寻常谋士岂敢出此奇策。
皇甫嵩等人相继恍然。
所谓火焚长社,正是佯败诱敌,待十万黄巾入城后锁门火攻。
届时官军只需镇守四门,便可瓮中捉鳖。
\"妙计!若成,波才大军必灰飞烟灭。\"
朱儁开怀大笑,被敌军围困多日,终于能一雪前耻。
孙坚略显迟疑:\"此计未免太过残忍?\"
烈火焚城,十万生灵涂炭。
光是想象便令人胆寒。
皇甫嵩同样心生不忍,纵使沙场征战多年,斩敌过万亦是常事。
但如此烈火焚城之计,实在有违天理。
刘玄淡然一笑:\"若觉此计过于狠绝,不妨网开一面,放任黄巾溃逃。\"
\"届时趁乱斩杀波才,既可解长社之危,又能平定豫州叛乱。\"
\"善,便依此计行事。\"
皇甫嵩最终采纳了刘玄的提议。
刘玄补充道:\"行动之前,须先秘密转移城中百姓。\"
\"如今叛军悉数聚集南门外,正是转移良机。\"
\"切记此事需暗中进行,绝不可惊动波才。\"
\"依我之见,当趁夜分批撤离最为稳妥。\"
\"转移期间可派兵轮番袭扰敌军。\"
\"使其疲于应对,无暇察觉我军意图。\"
\"明白!\"
皇甫嵩会意道:\"我等便轮番出击,叫波才不得安宁。\"
计划既定,众将即刻依计行事。
唯独刘玄反倒闲暇起来。
\"怪哉,**竟见流星掠空?\"
这日刘玄忽见北方天际有流光划过。
他并未在意,只当是寻常天象。
旬日之后,官军开始有序撤退。
\"连日袭扰,原来是为逃跑作掩护。\"
波才觉察官军动向,心中暗自冷笑。
这些日子夜夜不得安宁,官军袭扰毫无规律可言。
##燎原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