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 > 第41章

第41章(1/2)

目录

41

郭奉孝又斟满一杯,叹息道:\"可惜我身子不争气。望你时时来信,让我也见识天下风光。\"

\"这是自然。\"志才应允着,又劝道:\"奉孝,你体质本弱,莫要贪杯。\"

郭奉孝朗声笑道:\"你岂不知我?无酒便如失魂。这琼浆玉液,正是养生良方。\"

\"歪理连篇。\"文若忍俊不禁。多年至交,谁人不知这位酒痴脾性。

志才亦摇头失笑。他自己不过贪杯,眼前这位却是嗜酒如命。酒徒劝酒痴,实在可笑。

郭奉孝忽而正色:\"玄菟郡招贤纳士,你可愿往?\"

志才沉吟片刻:\"玄菟王虽势力日盛,却非我愿效忠之主。\"

这段对话经过了重新编排,保留了核心内容:

几个人在讨论关于玄菟王的事情。其中一人表示要离开,另外两人与他道别。郭奉孝独自喝酒,显得有些伤感。同时,在皇宫里,刘宏对玄菟王迟迟未到洛阳感到愤怒,张让对此也表示疑惑。

对话**现了郭奉孝、荀彧、少年志才、刘宏、张让等人物名字。他们各自表达了对玄菟王的不同看法和态度。最后还提到了朝廷传旨未果的疑点。

正于此刻,一名内侍踏着细碎步伐匆匆赶来,躬身禀报。

\"宣他入内。\"

刘宏语气低沉地发话。

不多时,御林军统领先是肃然行礼:\"微臣叩见吾皇。\"

\"有何要事奏报?\"

刘宏略一颔首,沉声询问。

统领先是回禀:\"启禀圣上,护送钦差前往玄菟郡的护卫队传回急报,使者在冀州常山境内遭遇匪患,钦差遇害,诏书亦不知所踪。\"

\"都是些酒囊饭袋!\"

刘宏闻言龙颜大怒,重重拍案而起:\"区区草寇都抵挡不住?朝廷养活尔等何用!\"

室内鸦雀无声,统领与张让皆屏息凝神,不敢稍动。

良久,天子稍敛怒容,厉声道:\"重新拟诏,此番由卿亲自护送。若再不能将诏书送达玄菟王处......\"

话音稍顿,森然吐字:\"诛灭九族。\"

\"臣......遵旨。\"

统领惊出一身冷汗,慌忙领命。

刘宏犹未解气,继而降旨:\"另传旨常山太守,命其调集兵马清剿境内所有匪患,务必斩尽杀绝。若有漏网之鱼......\"

冷眸一闪:\"同罪论处。\"

\"微臣明白。\"

统领垂首领命,不敢稍有迟疑。

天子震怒,伏尸千里绝非虚言。

更可恨的是常山贼寇,竟敢截杀朝廷钦差。

最可气的是还连累自己受累。

原本宣旨该是宦官之职。

如今却要他堂堂御林统帅亲自奔波。

更要紧的是随时可能祸及满门。

倘若那玄菟王拒不奉诏,自己便是千古罪人。

未几,两封新诏拟定完毕,交由统领亲自护送。

光阴荏苒,半月已过。

此期间,各地文人武士纷纷响应求贤榜文,陆续前来玄菟投效刘玄。

这些文人大多仅是寻常之辈,并无出众才干。

但对刘玄而言已足够。

他将半数文人留在玄菟郡,教授当地孩童读书写字;另一半则派往扶余故地,教导归降的扶余人学习汉字。

在汉土之上,刘玄容不得异族之声——汉语便是唯一所需。

自然,扶余之地环境恶劣,刘玄给出的酬劳也更为丰厚。

至于那些武者,虽武艺**,倒也能胜任基层将领之职。

可惜半月过去,仍未遇见令刘玄心动的奇才。

——

招贤馆内,赤血龙骑统领匆匆禀报:\"主公,有位老者前来应征,恐需您亲自面见。\"此处由**县尉旧宅改建,距郡守府仅咫尺之遥。

刘玄非但不恼,反露期待之色:\"可知何人?\"

统领林飞回道:\"此人未通姓名,但诗词术数、天文音律无所不精,当属罕见大才。\"

\"确实值得一见。\"刘玄当即动身。

尚未入馆,清越琴声已潺潺流出。那琴音如清泉涤尘,竟能消解听者疲惫与戾气——此非技艺,实乃大师方有的境界。

曲终时,满座骑卫皆沉醉其中。

掌声忽起,年轻却威严的声音传来:\"琴绝,艺绝,意境更绝。\"

全体020赤血龙骑尽皆向那人行礼,个个神色敬畏。

刘玄目光掠过众将士,惊觉他们身上的肃杀之气已淡去不少。

这些赤血龙骑随他征战黄巾,讨伐异族,所积累的凶煞之气何其深重。纵然是赤血鬼军与之相较,也未必能占上风。

所幸龙骑众人素来懂得收敛凶性,不似赤血鬼军那般任由戾气肆虐。寻常时分若不细察,几乎难以察觉他们周身萦绕的锋锐之气。

但凡常人立于赤血龙骑身侧,仍会不自觉地心生寒颤——这便是未被驯服的戾气在暗中作祟。

这股凶煞既是铁血军旅的烙印,亦是成长的代价。若任其滋长,恐将侵蚀神智,使人沦为嗜血狂魔。

各支劲旅皆有秘法压制士卒戾气,然终究治标不治本,稍有不慎便会反噬己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