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1/2)
当红翎卫突现城头,辽东统帅神色骤凝。
先前未见这支精锐,难以判定其是否驻守小辽水防线。
此刻骤然现身,令他心生不安——
若玄菟王有意藏兵至此方投入战场,不过徒增伤亡;
倘若红翎卫原本就驻守河道,则意味着……
辽东水师恐已全军覆没。
辽东郡主将心生疑虑:这怎么可能?
他暗自思忖,此次派遣水师奇袭小辽水关卡的部署极为隐秘。辽阳城驻守的赤血军兵力有限,在抵御主力强攻之余,根本抽不出太多军力驻守小辽水。区区三百赤羽卫,绝无可能守住关隘。
可每当望见城头闪动的赤色盔缨,他心中便涌起莫名的不安。
\"速去查探小辽水战况,一有消息即刻回报!\"他厉声对传令兵喝道。
当传令兵带回\"下游发现大量我军浮尸,未见战船\"的禀报时,主将眼中精光乍现——莫非水师已突破关卡,直取高勾骊?
他不由抚掌大笑:\"难怪赤羽卫撤回城头助战!看来水师已然得手!\"
\"鸣金收兵!\"主将当即下令。
随着铜钲声响彻战场,久攻不下的辽东大军如潮水般退去。
城垛之上,赤血卫万夫长挥刀斩落最后一名敌首,望着突然退却的敌军,眉头微蹙。
之前的多次进攻中,敌军从未如此迅速撤退。
更反常的是,这次攻势的强度远超以往十倍有余。
堪称近月来最猛烈、最骇人的一次进攻。
投入这般兵力,怎会草草收兵?
太史慈沉吟稍许道:\"敌军或许已得知小辽水战况,明白继续强攻只会徒增伤亡,对攻陷辽阳城无益。\"
刘玄凝视着城外撤退的敌军,平静道:\"若知晓辽东水军溃败,他们反倒会发起更疯狂的进攻。\"
\"既然已付出沉重代价,他们不介意再牺牲更多。\"
\"辽东水军覆灭后,他们已无退路可选。\"
\"唯有攻破辽阳城,才能挽回败局。\"
\"此刻主动撤退,只说明一件事——\"
\"敌帅误以为辽东水军突破了小辽水防线。\"
\"以为战略目标达成,自然不愿再作无谓牺牲。\"
太史慈思索后恍然:\"主公英明,是末将思虑不周。\"
刘玄拍了拍他肩头:\"子义智勇兼备,不损一兵便击溃辽东水军,实为帅才。\"
\"千军易得,良将难求;百将易得,统帅难求。\"
\"假以时日,你必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统帅,而非寻常将领。\"
太史慈闻言动容,抱拳郑重道:\"蒙主公器重,末将定当竭力达成主公示望。\"
刘玄微微颔首,目光转向城外驰归的赤血铁骑。
此役虽胜,赤血铁骑亦遭重创。
虽未清点具体伤亡,但估算不少于两百骑。
相较于歼敌数量,这损失微不足道。
却是赤血铁骑成军以来,首现伤亡。
此前折损,皆属赤血卫。
(
赤焰铁骑素来所向披靡,从未遭遇过这般惨重损失。
长矛阵对骑兵的压制效果实在惊人。
即便强如赤焰铁骑这样的精锐之师,也难逃此劫。
若对方亦是百战雄师,赤焰铁骑的折损恐怕更为惨烈。
伤亡数字很快呈报上来。
正如刘玄预料,赤焰铁骑折损近二百五十人。
赤焰卫的伤亡反倒较少,仅有百人左右。
\"长矛阵...\"
刘玄剑眉紧蹙,虽击退敌军却难展欢颜。
太史慈劝慰道:\"主公,长矛阵本就是为克制异族铁骑所创。赤焰铁骑在被围困之下仍创下三十比一的战损比,纵观古今都堪称大捷。\"
此役敌方折损逾七千,确是一场辉煌胜利。
但在刘玄眼中,任何赤焰铁骑的伤亡都不可容忍。
这意味着不败神话已被打破,震慑力必将衰减。
眼下唯有加倍操练,提升铁骑战力。
同时需要丰富兵种配置。
当前赤焰军仅有铁骑、护卫与弓手三支,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
若能完善兵种协同,必将爆发更强战力。
当然,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