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2/2)
辽西统帅强自镇定,昌黎城半日前才派出援军,岂能半日即破?定是这莽夫虚张声势。
\"全军听令!\"他挥剑怒吼。
纵然红脸汉勇冠三军,可数万大**轮围攻,便是霸王再世也要力竭而亡。随着战鼓震天响起,黑压压的军阵如潮水般涌来。
两翼骑兵率先出击,中路步兵方阵如铜墙铁壁般稳步推进,战场士气再度高涨。
张飞怒目圆睁,厉声喝道:\"找死!\"
对面阵中,蓝星骑兵如风暴般迎面冲来,蓝星卫与蓝羽卫紧随其后,宛如蓝色怒涛席卷平原。
丈八蛇矛凌空劈下,张飞暴喝:\"杀!\"
统帅战技瞬间激发,冲锋在前的蓝星铁骑战力暴涨五成。
若以武力衡量,此刻三千铁骑的战力皆达三十至四十之数。
这支铁骑,已成真正的精锐之师。
转眼间,两股钢铁洪流轰然相撞。
蓝星骑士挥舞兵刃,枪挑刀劈所向披靡。
敌军骑兵在这支战力飙升的铁骑面前节节败退,兵刃交接间火星四溅。
鲜血溅落在铁面甲上,甚至模糊了视线,待拭去血污,眼前已是尸横遍野。
这支组建未久的铁骑,配合却异常默契。
更有死士以血肉之躯维持冲锋阵型。
他们深知,阵型溃散必将付出更惨烈代价。
断肢残躯在空中飞舞,惨叫与金铁交鸣响彻战场。
势如破竹的蓝星铁骑刚击溃骑兵,敌军长枪方阵已逼近。
千余长枪兵分列两排,森冷枪锋隐于步兵阵中,静静等候冲刺而来的铁骑。
转眼间,双方距离已近在咫尺。
冲锋中的铁骑根本无法停滞,后续梯队更不容停顿。
狭路相逢,唯有勇往直前。
前方是敌军锋芒,身后是并肩战友,若贸然减速,必将引发阵型混乱。
未及接敌,自家马蹄就会践踏同袍。
军心动摇之际,何谈胜负可言?
(
箭矢既出,便无回头之路。尽管蓝星铁骑早已察觉敌军步兵阵中暗藏的长枪兵阵,铁骑眼中却无半分迟疑。
军令如山,他们的使命唯有碾碎敌阵——生死置之度外,胜败方为终极。
张飞怒目圆睁,猩红枪芒在丈八蛇矛尖端翻涌,凌空斩出数道血色弧光,瞬息撕裂数十名长枪兵的咽喉。
铁骑洪流紧随其后,轰然撞入敌阵。马蹄践踏,兵刃交击,战场霎时化作沸腾的熔炉。战马哀鸣倒地,骑兵却如早有预料,坠落时仍控住身形翻滚而立。
敌军见铁骑**,嘶吼着挥刃扑来,殊不知——
他们面对的仍是那群地狱修罗。
不过是弃了战马的步卒罢了。
纵使坠地,这批蓝星卫仍笼罩在张飞的统帅领域内,战力未减分毫。寻常三流武将不过六十余武力,而他们每个皆有三四十之威,差异仅因昔日王者水晶中的淬炼时长不同。
落地的铁骑顺势暴起,战刀依旧在敌阵中掀起腥风。当刃锋割开咽喉时,敌军至死不解:为何这群骑兵坠马后仍如恶鬼索命?
他们原以为击**背便是屠戮的开始,殊不知——
自己不过是从铁蹄下,转赴刀锋前。
就连张飞亦被长枪逼**背,战局危如累卵。
辽西守军与蓝星铁骑交锋之际,虽呈僵持之态,实则胜负已分。蓝星铁骑率先击溃敌方骑兵,虽有折损却远不及辽西三千铁骑全军覆没之惨重。
那支日后威震天下的蓝星卫直扑敌军长枪阵,如利刃劈竹般撕开防线。甫一接战,辽西军便折损数千,此刻蓝星卫步卒已列阵压上,与万余守军鏖战间仍稳步推进,直至后方蓝羽卫箭矢可及城墙。
阳乐守将见兵败如山倒,急令亲兵开启城门仓皇撤退。主将遁逃致使军心涣散,蓝星军趁机齐呼\"降者免死\"——此乃郭嘉与刘玄既定之策。乱世需蓄力,且皆汉家儿郎,非外族可尽诛。
万人呐喊震彻战场,守军斗志摇摇欲坠。蓝星卫刀锋未停,将降卒逼向阳乐城门。此刻阳乐太守面临抉择:若弃卒闭门必失军心,待蓝羽卫箭雨倾泻时,守军更难支撑。届时架云梯驱降卒攻城,必可大减己方损耗。
此非奇谋,实因守将怯战先溃。无论城门开阖,阳乐陷落已成定局。郭嘉驻马山坡纵观战局,轻抚佩剑自语:\"破城不过两个时辰。若公台之计无虞,辽西郡旬日间当归玄菟。\"
这里是用不同方式
---
辽西边境南下的刘玄势如破竹,连克数城直抵海阳。陈宫率部紧随其后整编占领区,虽遇零星抵抗,但有林飞这等一流武将坐镇,郡县守军皆难抵挡。
阳乐城果如郭嘉预料旦夕告破。战后张飞奉命回师清剿辽东属国残部,郭嘉亲率万名蓝星军南下,剑指辽西最后战略要地——毗邻未来玄菟驻**的海阳城。
此刻海阳城外,刘玄亲率万余赤血铁骑列阵,五百龙骑威压城门。弃用闪电战术实属无奈——敌军驿马换乘的传信系统使奇袭失效,守军已严阵以待。
城头上海阳太守面色惶然,只听传令兵高喝:\"吾主身为**嫡长子,今董卓祸国,辽西太守抗命不尊已伏诛!城主速决:作汉室忠臣,或叛贼同党?\"
刘玄惯例先礼后兵,连日征战使将士疲惫非常——精力耗损非饮食睡眠可速补。
若能避免强攻自然最好,况且此举可大幅减少双方伤亡,毕竟这些都是经历过严格训练的降卒。
一旦踏进王者水晶特训营,那可都是玄菟国精心培养的精锐,刘玄当然舍不得轻易折损。
海阳城主望着城外那万余铁骑,心中不免惶恐。
自刘玄出世以来未尝败绩,每战必胜。
虽然主将勇武绝伦,有如天神下凡,但战场终究是千军万马的较量。
就算让万余士卒站在原地任他斩杀,恐怕未及半数便会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