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 > 第76章

第76章(1/2)

目录

曹操率军前行,以降兵充作先锋,己方兵力几乎无损,且以黄巾对抗黄巾的效果远胜官军。

这些黄巾士卒原是普通百姓,临时聚集成军,乱世中只为求生,能活命便不愿赴死。

如今数万黄巾已降,归顺曹操后更无心理负担。

队伍不断壮大,但粮草日渐匮乏。行至顿丘城外,只见城门紧闭,严加戒备。此城乃兖州少数未被黄巾攻破之处,仍坚守自治。

曹操望城感慨,十年光阴转瞬即逝。昔**曾在此任县令多年,此刻旧事历历在目。

稍作沉吟,他命一千夫长带上自己珍藏的令箭,再拨三百精锐至城下喊话:“曹孟德到此,特来向诸位父老求粮。”

此举意在绕开县令,直接向百姓求援,更合曹操行事风格。

此番入兖州,重在收拢民心。曾为县令的他深知,若让当地官员经手,恐致民怨,使己身蒙羞。

不如先施恩于民,再顺势求粮,百姓多少会慷慨解囊,暂解军需之急。他自信顿丘百姓必会响应,唯需避开官府干预。

然而军中粮官乃东郡调任,不知曹操曾主政此城。见粮草将尽,他心中焦虑——若即刻赶赴济北,明夜可达,但若再拖延,恐俘兵生变,军心动荡。

粮官正欲进言,忽见城门洞开,人声鼎沸。千夫长率三百军士在前,后方百姓如潮水般涌出,纷纷携粮而来。

许多人手中提着食物和干粮,甚至有些富户带出了好几袋肉干。

士兵们看得眼睛发直,此刻粮食比**更能打动他们的心。

老话说:\"饱暖思**,饥寒生盗心。\"

自古罕有为纵欲而组建的军队,但百姓吃不上饭揭竿而起的**军,却**过多个王朝。

因此黄巾军每攻下一城,最先抢夺的就是粮草钱财,等到吃饱喝足才会掳掠妇女。

粮官见到送粮的百姓顿时哑口无言,对曹操的才能更加佩服。

曹操立即下马,摘下头盔交给副将,刚走到阵前就听见百姓的欢呼。

当年曹操入仕后,先在洛阳任职,因秉性刚直、清正廉洁得罪权贵,被外放顿丘当县令。

他在顿丘仍保持京城作风,体恤百姓、压制豪强,威望极高。

如今途经此地,受过恩惠的百姓自然夹道犒军。

曹操与众人寒暄后朗声道:\"我离开顿丘十多年,对乡亲们甚是想念。\"

\"如今黄巾余孽死灰复燃,我任东郡太守剿灭兖州叛军。\"

\"我军纪律严明,不像叛军那样抢粮夺财,这才导致军粮短缺。本不该厚颜相求。\"

\"多谢各位送来粮草,我军将继续平定其他城池的叛乱。\"

\"请诸位先回城固守,待我剿灭贼寇。\"

\"届时定当减免数年赋税徭役,今日助军之功必与百姓共享。\"

这番话引得百姓喧哗,许多人又跑回城取出更多粮食。

曹操感动不已,百姓们终于陆续回城。

那些曾与曹操打过交道的乡绅,见他已成一方太守更加热络,

非要攀谈许久才肯离开。曹操本就为筹粮而来,自然与富户们相谈甚欢。

约莫半个时辰后,顿丘百姓才全部回城。

荀彧目睹全程,心中倍感欣慰——百姓眼里的感激之情做不得假。

以下为

曹操胸怀宽广,善于招揽人才,善待百姓,他认为追随曹操是正确的选择,愿意日后为其效力。

倘若郭嘉知道荀彧的想法,恐怕会忍不住发笑。

如果让荀彧看到玄菟国百姓对刘玄的狂热忠诚,甚至愿意为之献出生命,相比之下曹操的这点声望实在微不足道。

当然曹操并非平庸之辈,甚至更为出色,但无奈刘玄堪称这个时代的传奇。

等到大部分百姓散去后,曹操注意到还有几十名手持棍棒的乡勇留在原地。

曹操看出他们的心思,拱手问道:\"诸位壮士,有何指教?\"

人群中走出一位身材敦实但个子不高的壮年汉子:

\"躲在城里算什么好汉?我要上战场杀敌立功。\"

他继续说道:\"我和这些兄弟就跟着曹将军打仗了。\"

曹操不以貌取人,此人虽然身材矮小,但气势十足。

面对数万大军和一方太守,他依然坦率直言,风采不凡。

曹操直截了当地询问:\"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

乐进见曹操毫无轻视之意,心中暗暗称赞。

从小到大因为长相被人嘲笑,如今遇到曹操这样不以外表论人的明主。

\"在下乐进,卫国人士。将军别看我个子矮,我可是当将军的料。\"

乐进嗓门洪亮,声音震得周围人耳膜发麻,似乎想向众人证明自己的实力。

曹操非但不觉得吵闹,反而露出赞许的笑容。

\"卫国乃大汉仅有的两个公国之一,圣贤辈出之地,果然人才济济。\"

乐进抱拳道:\"我是个粗人,不懂那些文绉绉的道理,不过敬重读书人。但我是来当武将的,曹将军可别弄错了。\"

听到如此直白的话语,曹操开怀大笑。长期身处勾心斗角之中,能与这般率真之人交谈,令他倍感愉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