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1/2)
曹孟德正色道:\"既立盟主,诸公当遵号令,同心戮力,共襄义举!\"众人虽各怀心思,皆拱手称是。
袁绍对曹操的印象愈发良好,既然身居高位,自然要展现威仪。
“袁某才疏学浅,承蒙各位诸侯推举为盟主,自当恪尽职守,日后必定**行赏、严明治军。”
“定会秉持公正,绝不徇私枉法。国有国法,军有军规,望诸位与我共同遵循。”
席间不乏襟怀坦荡的诸侯,纷纷拱手应和:“我等谨遵号令!”
袁绍见众人响应,顿生挥斥方遒之豪情。
“眼下战况紧迫,绝不可给刘玄小儿喘息之机。当先遣精锐为先锋。”
“直逼虎牢关叫阵,其余各部据守要塞,伺机策应。”
虎牢关南倚嵩岳,北临黄河,山川险峻,乃天然屏障。
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若能攻破此关,大军便可长驱直入洛阳。届时百万雄师合围,洛阳危在旦夕。
众将皆知虎牢关易守难攻,此去必损兵折将,帐中一时寂然无声。
刘备冷眼旁观:方才这群诸侯宣誓时豪情万丈,摆出赴汤蹈火之势。
真到用兵之际却畏首畏尾,哪还有统帅万军的气魄?不过一群庸碌之辈。
董卓、刘玄与我仇深似海。今董卓已死,我定要让刘玄血债血偿。我刘备身为汉室宗亲,
岂容逆贼篡位称帝?可曾问过我们这些刘氏子孙?
他霍然起身抱拳:“刘备愿为先锋。然闻吕布乃当世第一猛将,现归于刘玄麾下。”
“需请一员上将助阵,方可确保攻克虎牢。”
众诸侯暗自嗤笑:既无胜算何必逞强?
未战先求援,算什么英雄?不如趁早退下,免得贻笑大方。
袁绍亦觉棘手:既主动请缨,为何未战先怯?
若帐下无良将,何必妄称诸侯?徒惹人耻笑罢了。
兵乃诸侯立身之本,岂能轻易相借?如此鲁莽行事,思虑欠周。
难怪我于中原从未闻你名号,原是籍籍无名之辈。
然诸侯之中,有一人目光灼灼,暗觉刘备实非凡俗,此人正是曹操。
众诸侯皆知虎牢关险要难攻,率先出击必损兵折将,故而踌躇不前。
敢主动请缨者,无非两类:
其一,急功近利、狂妄自负之徒,不察敌情,贸然进军,终至溃败;
其二,深谋远虑,胸有韬略,深知己方实力,亦明敌我强弱,谋定而后动。
刘备显属后者。曹操观之,非但不觉其怯懦,反觉此乃明智之举。
明知力有不逮,便积蓄实力,力求万全,方为成事之道。
成大事者,不计小节,不拘虚名,刘备之胸襟,常人难及。
众诸侯尚在犹疑,曹操已起身朗声道:
“玄德之见,远超庸常。曹某愿助你一臂之力。”
“我麾下大将许褚,字仲康,身高八尺,腰阔十围,勇冠三军,足当万夫之敌。此番攻取虎牢关,必可助玄德一臂之力。”
刘备早闻许褚威名,有勇有谋,本为难得之将,未料曹操竟如此慷慨。
“玄德谢过曹兄,此番攻关,定不辱命。”
诸侯之中,有人暗觉惭愧,更多人则嗤之以鼻——若早知可借大将,我等亦敢争先!
如今被这名不见经传之人占了先机,然观其部众,倒也不寡。
既是无名之辈,想必难成气候,纵使败退,亦能为我等试探敌情。
洛阳城内,皇宫后堂,刘玄正与郭嘉等人商议国事,静候林飞到来。
自陈伟献上白起史诗级战甲后,刘玄便觉京城诸将略显冗余。
日后烽烟四起,必有外敌来犯,玄菟国虽将才济济,然各司其职,不可轻动。
辽东边陲由徐荣坐镇,水路防线则由太史慈统辖。辽西郡战事唯有张飞可驰援,然此将虽粗犷豪迈常伴酒香,恐生变故。
刘玄遂调换辽西守将,令持重守义的关羽替代嗜酒的张飞。原驻守辽西的林飞虽武艺不及云长,却深谙赤血龙骑战法,转任中军亲卫统领。
典韦已受封前将军,与吕布同列将位。陈伟自赤血龙骑擢升,执掌新组建的黑湮军——此乃刘玄暗藏的王牌劲旅。其九十八的惊人武力配上运筹帷幄之能,当世鲜有敌手。
经半载整训,得甄宓、蔡琰天赋加持,更倾尽黑色水晶基地资源,十三万西凉降卒脱胎换骨。其中六万余善骑者转制为黑湮铁骑,余者编作步卒守军,竟淬炼出三千虎狼之师——这些士卒武力皆达四十之数,虽无陈伟般的盖世勇将,然集群冲锋之势,足令并州狼骑黯然失色。
刘玄犹记当年率二万赤血铁骑夜袭洛阳之战,彼时士卒武力仅二十五,却能以十人伤亡歼敌数万。而今三千黑湮狼骑(耻沿并州旧称)列阵,其锋锐更胜往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