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2/2)
饶是如此,当三人与吕布交手时也都已是强弩之末。不过三位顶尖武将的最后一击依然威力惊人。此刻的吕布真正到了体力极限,浑身汗如雨下,面色惨白,只能拄着方天画戟站在原地,眼睁睁看着三人被抬走。
吕布麾下的黑湮军并未追击,一则没有军令,二则双方都是步兵。原本百米间距本就难以追赶。虽然黑湮军行动迅捷,但要在敌军撤回三十万大军前截住根本不可能。更何况此刻华雄和吕布都需要照料。
很快,曹操接到战报:魏延三人成功破坏左侧水牢机关,但三位将军身负重伤,已被送往后方大营。曹操与刘备面面相觑,没想到以多打少竟会让己方将领付出如此代价。目睹刘玄帐下猛将之威,二人不禁感叹皆为当世奇才。
刘玄立在虎牢关城头,望着两侧高地逐渐平息的战事,眉头紧锁。
先前敌军主帅率三十万大军逼近虎牢关十里时,斥候已辨认出对方将旗。
待情报呈报上来,刘玄指尖微微发颤。
若判断无误,此番来犯的竟是曹操与刘备联袂而至。
这两位日后三分天下有其二的雄主,纵然武艺不及自己,刘玄也丝毫不敢怠慢。
看来诸侯联军阴差阳错派出了真正的精锐,此战必须调整既定方略。
他急令信使传讯吕布、典韦,要他们配合敌将破坏水闸机关,务必做得不着痕迹。
此乃诱敌深入之策,若能在此战中重创曹刘联军——
或可趁势取下二人首级,日后问鼎中原必当事半功倍。不过这都是后话。
刘玄真正的盘算,是要给三十万敌军一个攻打虎牢关的由头。
待水闸尽毁,防御水系瓦解,敌军自会如韩馥那般大举攻关。
之所以如此谋划,皆因曹操刘备皆非莽夫。若水系防线完好,
就算三十万大军往返奔波耗尽粮草,也断不会贸然送死。
倘若两侧水闸犹在,这次曹刘退兵后,
下次卷土重来时,必以雷霆之势摧毁两侧高地守军,兵力更会倍增。
届时虎牢关危矣。六十万大军压境,水系防线既破,再无制衡手段。
上百架攻城器械齐发,火力覆盖之下,城头将无立锥之地。
黑羽卫的作战效能势必大打折扣。
一旦虎牢失守,是退是进?
退则洛阳危如累卵,霸业宏图未展先折;
进则需先弃虎牢。虽说刘玄占尽天时地利,
勉强能集结十万精锐铁骑,
但要以十万骑兵冲击六十万大军战阵,无论黑湮军如何骁勇,将士武力是否超群......
60万大军排开数里,即便派出10万铁骑也难撼动敌方阵形。
黑湮卫虽经水晶特训,但战马终究凡胎,难负重托。
敌军仅以血肉之躯构筑防线,骑兵冲阵时稍有不慎便会马失前蹄。
60万之众只需每人马前堆叠十具尸首,就足以筑成死亡屏障。
后方铁骑冲锋之势难止,前方尸墙高逾马背,冲锋谈何容易。
一旦骑兵被困,便会陷入重重包围,被60万大军慢慢蚕食殆尽。
刘玄麾下猛将再勇,岂能以一敌五万?这根本是天方夜谭。
此役诱敌深入之计至关重要。即便敌军已破水阵,刘玄依然心神不宁。
两侧高地未见敌踪,这正是刘玄最大的隐忧。
也是他无惧30万敌军攻城的底气所在。
两侧高地各埋伏3000黑羽卫,凭借地势之利,这6000精锐无须近战。
只需以超远射程收割攻城敌军的性命即可。
虎牢关之战注定持久,30万大军虽众,但黑羽卫万人之师,定能在城破前让敌军折损十万之众。
若不能以人海推进,攻城器械根本进入不了射程范围。
如今只盼韩馥那日被自己打乱阵脚,只记得水阵厉害,却忽略了高地埋伏的要命杀机。
远处曹操与刘备相视无言。尽管曹操心中隐有不安,但见两位将军舍命破开水闸,按理说应当无碍。
可那种莫名的疑虑在曹操心头萦绕,一时却又说不出所以然来。
【
三十万雄师压境,虎牢关岌岌可危,破关之功唾手可得。
\"曹公,水阵已破,此时不攻更待何时?\"
\"正是!今日必取刘玄首级!此贼**圣上,实乃国之大患。请将军...\"
曹操冷然打断:\"本帅自有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