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 > 第115章

第115章(2/2)

目录

\"主公且慢!\"田丰突然出列劝阻,\"公孙瓒为复仇而来,必不会分兵他处。磐河平原最利骑兵驰骋,其白马义从结阵难破,当暂避锋芒为上。\"

袁绍抬手止住传令兵,他深知此战关系重大,又素来器重田丰谋略。当年在长安任校尉时,便听闻白马义从威名。

昔日讨刘之战,刘玄铁骑令诸侯闻风丧胆。据说公孙瓒白马骑能与之比肩,观其**百万之众的凶威,田丰所言确需慎重考量。

田丰引袁绍至沙盘旁,指向界桥方位。

界桥南侧乃公孙瓒行军要道,两侧山丘起伏,芦苇丛生,正是设伏绝佳之处。

界桥北方地势开阔,正宜两军正面交锋。

袁绍凝视沙盘沉吟不语,似有所悟却尚未想出完整对策。

\"主公可遣颜良、文丑各率千人,分兵埋伏于界桥南侧山林与芦苇荡。\"

\"若有空隙处,不妨增派精锐骑步协同。\"

\"再遣一将诈败诱敌过桥,命麹义统率五千弓箭手与四万五千步卒列阵以待。\"

\"步兵结阵时,前排布巨盾兵,后方配置长**。\"

\"交替排列多列后,将弓箭手穿插布于阵中。\"

\"此阵既可**白马义从冲锋之势,弓箭手又能远程**。\"

\"待敌阵大乱时,南侧伏兵齐出,必能大获全胜。\"

袁绍听罢拍案称奇——如此布阵,枪盾结合配以**,正是克制骑兵的绝佳战法。

这般部署下,公孙瓒引以为傲的白马义从将插翅难逃。

此计不仅**公孙瓒精锐,更是斩断其军事优势。

袁绍当即传令全军开赴界桥,趁夜完成布阵。士兵们养精蓄锐,丝毫不影响次日战力。

拂晓时分,探马来报:公孙瓒大军已过磐河,正朝界桥疾驰而来。

袁绍立即命全军戒备,遣淳于琼率万骑出战。

公孙瓒见界桥南侧仅有万余敌骑,想起殒命袁绍之手的胞弟,顿时怒火中烧。

\"区区万人也敢拦路?定要袁绍麾下将领血债血偿!\"

公孙瓒丝毫不想暂停进军,仅凭一万兵力和三千白马义从就足以应付。

淳于琼何曾见过如此凶猛的阵势,莫说诈败诱敌,稍一迟疑恐怕就要葬身于铁蹄之下。

他当即下令调转马头撤退,反正袁绍的命令只是将公孙瓒引过界桥。

步兵们仓皇逃窜,有的跳入冰冷的界河求生,落后的则被白马义从尽数歼灭。

当公孙瓒率军冲过界桥,发现袁绍只带着两三万人马时,不禁冷笑连连。

\"背信弃义的小人,窃据冀州还敢谋害我弟,今日定要你血债血偿!\"

【怒阵交锋】

公孙瓒望见袁绍那副假仁假义的模样,胸中愤懑再难压抑,横刀立马于阵前厉声叱骂:

\"韩馥自愿献冀州于我,尔等鼠辈凭何横加干涉?\"

\"叛国逆贼也敢觊觎汉室疆土?若将州郡拱手相让,我公孙瓒与你们这些乱党有何异!\"

袁绍端坐军阵,眼见十万铁骑压境却嗤笑连连:\"与谋逆之徒讲信义?兵者诡诈之道,公孙瓒你莫不是被马踏坏了脑子?\"

\"奸佞小人,枉活于世!\"公孙瓒怒发冲冠,长槊直指敌阵,\"区区两万乌合之众,也敢在此狂吠?白马义从——踏平敌阵!\"

三千白袍劲旅闻令而动,铁蹄震地如雷。雪亮枪锋映着\"义之所至,生死相随\"的震天战号,化作银色洪流倾泻而下。

袁绍冷笑着隐入中军。蓦然间,盾墙后刺出森森枪林,埋伏的**手骤然现身。麹义所部八百强弩待敌骑迫至三十步内,骤然千矢齐发——

寻常铠胄哪堪强弩近射?纵使白马精骑能格挡数箭,怎敌这泼天箭雨?先锋白袍霎时人仰马翻,血染黄沙。

**

刘玄的水晶训练兵铠甲都难以抵挡,数千箭矢铺天盖地,不仅击中白马义从,更刺穿战马身躯。冲锋中的马匹骤然栽倒,马背上的将士随之重重摔落。

虽不致命,但比起刘玄的水晶训练兵,白马义从的伤亡惨重得多。来回摔跌之下,即便个人实力再强,也需片刻才能挣扎起身,然而箭雨毫不停歇,坠马的骑兵能侥幸生还者寥寥。

偶有白马义从凭借实力或运气冲出箭阵,却又迎面撞上长枪兵,最终仍难逃坠马命运。即便拼死撞倒数名敌军,也难挡四周刀枪相逼,未及起身便已命丧黄泉。

袁绍军阵层层相叠,破开一层,下一层仍是巨盾与长枪的铜墙铁壁。白马义从只能一次次冲锋,却始终无法触及袁绍亲率的精锐。远攻近战皆遭克制,空有一身武艺却无从施展。

远处公孙瓒目睹此景,心如刀割。白马义从乃他立身根基,如今却被袁绍军肆意屠戮,愤怒与悔恨交织。再战下去,骑兵必将全军覆没。

“撤!全军撤退!”公孙瓒咬牙下令。早先见袁绍仅两三万兵马,他轻敌冒进,更被对方激怒,贸然令骑兵冲锋。待发觉敌军伏兵已严阵以待,为时已晚。

他原以为巨盾兵后无长枪列阵,骑兵冲锋必能摧枯拉朽。怎料袁绍竟将长枪兵与弓箭手藏于盾阵之下,这一着,彻底葬送了白马义从的生机。

箭雨临城

早该让步兵冲锋陷阵,铁骑殿后压阵。可眼下败局已定,再难转圜。

铁骑既已冲锋,便如离弦之箭,岂能为后方步兵让道?若原地重整,慢撤两翼,与自寻死路何异?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