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 > 第121章

第121章(2/2)

目录

“至于城外援军——擒贼先擒王!只要颁布陛下诏书,敌军必会不战而降!”

张飞听罢赵云的周密部署,眼中怒意渐消,转而露出欣喜神色。

这般安排不仅节省时日,更能避免士卒伤亡。攻城之战向来惨烈,纵使精兵强将也难免折损良多,故非必要绝不出此下策。

当将士们扛着云梯冲锋时,必将遭遇箭雨倾泻。纵然铠甲坚固,也难以在数十步外完全抵御敌军齐射。若真有那般神甲,刘玄的兵马早可横扫天下,何须再行韬光养晦之计?

更何况攀爬云梯之际,如何抵挡城头抛落的滚石?寻常士卒岂能招架?攻城之惨烈远非寻常战役可比,多少精锐就这样无谓丧命,实在令人痛心。

张飞拍案叫好,连赞赵云妙计,急令传令兵修书回复幽州。又与赵云对饮数杯,随即下令集结部队,并挑选军中武艺超群的精锐士卒。

白马义从未被列入出征名单。这支原本隶属幽州的部队若随军攻城确有不便。听闻决策后,义从们默然应允——公孙瓒的所作所为早已令他们心灰意冷。

如今追随这支军纪严明、战力超群的军队,倒让这些骑兵感到踏实。军中既无闲言碎语,与这等强军并肩作战又几乎不必担心伤亡,这在从前简直不敢想象。

他们只恳请张飞、赵云莫要殃及百姓。二人本非嗜杀之辈,自然应允。正午过后,数百精锐整装出发,直奔幽州城南门。九万赤血军则隐匿于附近山林,沿途布设哨探,以便及时传递城门动向。

(以下为符合要求的

南城门下,张飞率众策马而来,玄甲映着暮色泛起冷光。城头守将倚着箭垛嗤笑,腰间令牌还沾着城主府信使带来的朱砂印泥。

\"这便是号称万夫莫敌的辽西悍将?\"守将指尖摩挲着箭簇,了望孔里映出那群浴血归来的身影。三日前遣他们阻袁绍大军时,府中谋士们抚掌而笑的模样犹在眼前。

城门枢轴发出沉闷的吱呀声,赤血军铁骑铠甲相撞如冰河碎裂。那守将忽然昂首望向暮云深处,仿佛天际线外藏着比眼前这群丧家之犬更值得关注的事物。

\"将军...\"亲兵捧着烫金请柬欲言又止。

\"宴席?\"张飞虎口碾碎马鞭上的血痂,身后三十武力值的精锐们沉默如铁。赵云的白袍忽被晚风掀起,露出腰间青釭剑上未擦净的褐红。

城楼旌旗猎猎作响,守将终于漫不经心地摆了摆手。他想着午时府库新到的鎏金爵,想着如何将这群碍眼的家伙打发回辽西。却未看见赤血军眼底映出的,正是当年虎牢关外那种将熄未熄的烽火。

刘玄麾下的精锐已堪称顶尖(ceba),短短数载能培养出这些战士实属不易,但与刘玄的成就相比仍显逊色。

这也怪不得陈宫,自从刘玄离玄菟入洛阳后,此地便再未经历战火。

既无降卒投靠,也无伏兵归顺,仅有少数民间壮士自愿投效,最终磨砺成这批精锐。

这些士兵的实力与当下白马铁骑相差无几,可若待白马义从入京历经水晶淬炼,

定会更上一层,届时恐怕能与黑湮狼骑、赤血铁骑比肩。

然而对现下缺少白马义从的幽州守军而言,这数百精锐皆是以一当百的悍卒,

夺取城门并非难事,尤其有赵云、张飞二人领军,更是势如破竹。

城门缓缓开启,守卒态度散漫,仅留狭窄缝隙,

浑然不觉张飞率百余精骑逼近,显然连普通士卒都未将二人放在眼里。

赤血军的肃杀之气已笼罩四周,张飞与赵云策马直冲城门,

铁蹄震响间,二人瞬息逼近门后推门的守卒,

左右分列,面对对方轻蔑的眼神,

银枪寒芒乍现,蛇矛刃光如电——

鲜血自两侧守卒颈间喷涌,讥诮之色尚未褪去,眼中神采已彻底湮灭。

至死他们都未料到,对方竟敢贸然动手,

难道不怕城外十万大军?

张飞与赵云毫不停顿,调转马头直扑护城队,数百赤血铁骑鱼贯入城。

几名骑兵下马后彻底敞开城门,远处哨兵见状立刻吹响号角,

霎时间林间马蹄如雷,杀声四起。

负责开门的赤血卫索性弃马徒步,

转身杀向混战中心——接下来,他们必将踏平南城墙,屠尽数千守军。

血色平原上,当远处九万赤血铁骑奔腾而来时,必将遭遇城墙箭雨阻击。即便侥幸突破外城防线,待入城与守军短兵相接之际,后背仍会暴露在城楼**手的射程之内。

为永除后患,前线张飞与赵云早已洞察此局。二人运起周身气劲,蛇矛银枪翻飞间,刃锋迸发出三四丈宽的凌厉罡气。每次横扫便收割近十敌首,敌兵连衣角都未能触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