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总裁大人,请收起你的职场PUA > 第115章 双线并行,新的邀约

第115章 双线并行,新的邀约(1/2)

目录

“恒实集团”的项目,如同被注入了强心剂,在林薇团队精准找到“老旧生产线智能化微改造”这一核心痛点后,势如破竹般向前推进。方案获得了董事会的高度认可,专项资金迅速到位,项目组与“恒实”技术团队的协作也变得前所未有的顺畅。林薇的名字,在“恒实”内部从一个需要被考察的“外来顾问”,逐渐变成了备受尊敬的“林老师”。

然而,詹姆斯·李的阴影并未远离。正面狙击失效后,他将目标转向了更隐蔽的方向。他开始通过猎头,以高出市场价百分之五十的薪资和“宙斯科技”亚太区特殊项目负责人的头衔,频繁接触“薇光咨询”的核心团队成员,尤其是那位对硬件系统改造颇有建树的年轻工程师张弛。

同时,网络上开始零星出现一些关于“薇光咨询”方案“过于激进,可能影响工厂稳定运行”、“顾问团队年轻缺乏经验”的匿名帖子,试图在项目落地前制造舆论压力。

林薇对此心知肚明。她一方面加强了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坦诚布公地分析了“宙斯”挖角的意图和可能存在的职业风险,并适时公布了基于项目效益的、更具吸引力的绩效激励方案,稳住了军心。另一方面,她对于网络上的杂音,并未投入精力去争辩,只是让助理整理了项目进展的正面报道和“恒实”内部的积极反馈,适时通过行业渠道释放出去,用事实说话。

就在她应对着詹姆斯·李层出不穷的小动作时,伊桑·王主导的“技术伦理与跨文化沟通”项目首次研讨会正式发出了邀请。邀请函措辞严谨,与会者名单上不乏国际知名的学者和业界领袖,规格很高。随邀请函附上的,还有一份伊桑·王所谓的“研讨背景资料”——其中竟然包含了“睿思管理”近期接触的几个潜在客户名单,以及其针对这些客户可能采取的、带有误导性的竞争策略分析。

这份“资料”像是一份示好,又像是一种无声的催促,催促林薇在与“宙斯”的对抗中更加主动。

林薇收下了邀请函,但对那份“资料”保持了谨慎的态度。她感谢了伊桑·王的信息,但明确表示,“薇光”的竞争策略将基于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合法合规的市场行为。

顾夜琛那边,清理“宙斯”遗留问题的行动也在同步进行。他利用顾氏的影响力,联合了几家曾受过“宙斯”不正当竞争打压的本土企业,开始就某些历史遗留的灰色地带业务,向相关监管部门进行集体举证和申诉。此举并非为了彻底击垮“宙斯”(那需要更复杂的国际诉讼),而是旨在压缩詹姆斯·李在国内市场的活动空间,迫使其收敛。

这天傍晚,顾夜琛和林薇几乎在同一时间,各自收到了一份来自同一发件人的、包装精美的邀请函——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机构与某国际顶尖商学院联合发起的“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生态重构与领导力”高级研修班邀请。该研修班历时三个月,采用少量顶尖企业家和学者小班授课、封闭研讨的模式,旨在培育未来产业生态的领军人物。

邀请函直接点名,希望顾夜琛先生和林薇女士能够作为代表性企业家参与,并期待他们就“星火联盟”的实践与“薇光咨询”的理念进行案例分享。

这份邀约,分量极重。它代表的不仅仅是学习机会,更是一种官方的认可和进入更高层次圈子的通行证。

顾夜琛的电话立刻打了过来。

“收到了?”他的声音从听筒那端传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