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真相触目,以正视听(1/2)
加密U盘里的项目资料,在顾夜琛提供的、更为隐秘的内部信息映照下,显露出触目惊心的真相。周延集团在那个新兴市场国家的能源项目,远非简单的“文化冲突”和“管理难题”。
报告里轻描淡写的“社区关系紧张”,实则是因强行征地、环境污染承诺未兑现而引发的持续抗议和流血冲突;所谓的“劳工管理复杂性”,背后是恶劣的工作环境、远低于标准的薪酬,以及对本地上着劳工的系统性歧视和压榨。周延集团试图用高压手段和当地腐败势力平息事端,反而激化了矛盾,导致项目数次停工,声誉扫地。
林薇合上电脑,胸口堵得发闷。这根本不是需要“理念盘活”的项目,这是一个从根子上就烂掉的、需要彻底清算和重建的烂摊子。周延找上她,绝非看重她的理念,而是看中了她“薇光咨询”刚刚建立起的、代表着“阳光与健康”的声誉,想拉她下水,用她的理念去粉饰太平,甚至让她成为失败责任的替罪羊!
与此同时,詹姆斯·李的小动作并未停歇。几封匿名邮件悄然发送到了“薇光咨询”几个潜在客户的邮箱里,内容直指“薇光”核心团队不稳(影射张弛离职)、创始人林薇经验不足,并暗示其与顾氏关系暧昧,业务独立性存疑。
这些谣言虽然低级,但在商业合作前期,足以动摇客户的信心。有两个原本已进入深度洽谈阶段的项目,对方的态度明显变得迟疑起来。
“林总,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助理忧心忡忡地汇报,“我们需要正面回应,否则谣言会越传越广。”
林薇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阴沉的天空。周延的陷阱,詹姆斯·李的污蔑,如同两股浊流,试图将她和她初创的事业吞噬。
她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退缩和沉默解决不了问题,唯有正面迎击,以正视听。
恰在此时,顾夜琛的电话打了进来。
“看到那些匿名邮件了?”他的声音带着冷意。
“看到了。”林薇语气平静,“正想处理。”
“不用你亲自下场。”顾夜琛说道,“‘星火联盟’下午在国际会议中心有一场主题为‘构建健康商业生态,激发组织创新活力’的高峰论坛。我是主邀嘉宾之一。我在开场发言里,会重点阐述开放、信任、专业价值的重要性,并以‘薇光咨询’在‘恒实’项目的实践作为正面案例,强调其独立、专业的价值。论坛邀请了多家核心媒体。”
他顿了顿:“至于詹姆斯·李,跳梁小丑而已。论坛结束后,顾氏法务部会召开一个小型记者会,公布我们掌握的、关于‘睿思’及其关联方近期一系列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证据链(已做脱敏处理),并正式宣布对其提起多项法律诉讼。舆论和法律,双管齐下。”
他的安排,一如既往的雷霆万钧,又精准高效。他没有直接替林薇辩解,而是将她和她的事业置于一个更高规格、更广阔的平台上,用最权威的方式为其背书,同时直接打击谣言的源头。
“谢谢你,夜琛。”林薇这一次,没有道谢,而是唤了他的名字,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
电话那端沉默了一瞬,随即传来他更低沉的回应:“嗯。下午,我来接你。”
下午,高峰论坛现场,座无虚席。当顾夜琛作为压轴嘉宾上台时,全场目光聚焦。他没有看稿,沉稳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
在阐述了“星火联盟”的理念和进展后,他话锋一转:“……健康的生态,离不开每一个秉持专业、坚守价值的独立个体。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个近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案例。‘薇光咨询’在为‘恒实集团’提供组织变革服务时,面对突发的供应链危机,其所展现出的专业能力、快速反应以及对客户利益的极致负责,完美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赋能’与‘韧性’。”
他详细讲述了林薇团队如何精准定位问题、高效整合资源(隐去了他的具体协助),以及最终如何帮助客户化解危机的过程。他没有过多溢美之词,只是用事实陈述,却将“薇光咨询”专业、靠谱的形象深深植入了在场所有人的心中。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回归商业的本质——创造真实价值,建立深度信任。”顾夜琛总结道,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台下林薇的方向,“我相信,像‘薇光咨询’这样坚守初心的力量,才是推动行业进步的真正希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