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刘宋壮侯垣护之:“身高不足,气场爆棚”的传奇猛将(2/2)
“在所到之地大肆搜括、积聚财物”:这问题就更严重了,指他在担任地方长官期间,利用职权,横征暴敛,中饱私囊,积累了巨额财富。
这些指控,如果属实,那确实是他人生中难以抹去的污点。史书没有详细记载具体细节,但结果是明确的:垣护之因此被免去所有官职,削除爵位,成了一个“白身”。这对于一生征战、功勋卓着的老将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当时的吃瓜群众们恐怕也是议论纷纷,有人扼腕叹息:“一世英名,毁于贪念!”也有人幸灾乐祸:“看吧,武将终究是粗人,不懂修身!”
不过,皇帝(此时已是宋前废帝或宋明帝时期)似乎终究还是念及他往日的功勋,并没有对他进行更严厉的惩罚(比如下狱或者处死)。而且,过了一段时间,朝廷又想起了这位老将,重新下诏任命他为太中大夫(一个荣誉性的高级文散官)。可惜,诏书还在路上,年已七十的垣护之,走完了他充满传奇与争议的一生,病逝于家中。
他最终获得了“壮侯”的谥号。按照谥法:“威德刚武曰壮”、“胜敌克乱曰壮”、“死于原野曰壮”、“好力致勇曰壮”。这个“壮”字,可以说是对他一生勇猛果敢、战功赫赫的最佳概括。尽管晚年有污点,但历史最终还是肯定了他作为一代猛将的赫赫功业。
第五幕:历史群聊中的垣护之——颜值与实力的千古辩论
如果我们能拉一个包括古往今来历史评论家的“群聊”,关于垣护之的讨论一定会非常热闹。
官方定调(《宋书》作者沈约):“少倜傥,不拘小节,形状短陋,而气干强果。”这算是官方五星好评,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小伙子年轻时豪迈不羁,虽然长得矮丑,但气质刚毅,行事果决,帅炸了!
家族荣耀评论员:“垣氏自宋至齐,世着武节。”指出了垣护之所在的垣氏家族,在整个南朝宋、齐时期,都是以武功着称的将门,他算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古代“粉丝”:“观其谏到彦之之撤,断铁锁之围,非惟勇猛,亦深有智略,真国之于城也!”(看他劝谏到彦之不要撤退,以及砍断铁锁突围,不仅仅是勇猛,也很有智谋,真是国家的栋梁!)
古代“黑粉”:“晚节不保,贪墨营私,武人粗鄙之性难移,惜哉!”(晚年管不住自己,贪污受贿,武将的粗鄙本性难改,可惜啊!)
现代“理中客”(理性、中立、客观):“在门阀观念尚存的南朝,垣护之作为非顶级士族的武将,能凭借军功升至高位已属不易。其晚年的贪腐行为,既是个人品德的缺陷,某种程度上也是那个时代武将群体在缺乏制度约束下的普遍现象。我们应辩证看待,既不因其功而讳其过,也不因其过而掩其功。”
第六幕:现代启示录
第一课:实力是最好的“颜值”
在“外貌协会”自古有之的社会里,垣护之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真正的气场和魅力来自于内在的才华、勇气和决断力。职场中,与其纠结于外貌焦虑,不如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用实力说话。
第二课:敢于发声,精准谏言
他两次在关键时刻向上司提出反对意见,虽然未被采纳,但展现了其独立思考和敢于担当的品质。在现代职场,合理的、有建设性的意见,即便暂时不被接受,也可能在将来为你赢得尊重和机会。
第三课:危机处理大师的素养
黄河突围堪称古代危机管理的经典案例。它告诉我们,面对绝境,首先要保持冷静(“临危不乱”),其次要善于利用现有条件和环境优势(湍急的黄河水),最后要果断行动,找到突破口(用长斧砍铁锁)。这放在现代,无论是处理商业危机还是个人困境,都有借鉴意义。
第四课:“跨界”思维的价值
他不仅能打仗,还能对边境防务提出真知灼见。这提醒我们,在专业领域深耕的同时,也要培养跨领域的知识和视野,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创新和突破。
第五课:接受不完美,辩证看历史
垣护之并非完人,他有显着的功绩,也有确凿的过失。这让我们明白,历史人物是复杂的、立体的。看待历史和我们身边的人,都应避免“非黑即白”的简单化判断,学会理解和接受人性的复杂面。
尾声:他不完美,但足够真实;他不优雅,但足够硬核
站在一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回望,垣护之如同南北朝那片混乱星空下的一颗流星——或许不够完美无瑕,但绝对足够耀眼夺目。当他奋力抡起长斧,砍向那冰冷铁锁的瞬间,那矮小的身躯所迸发出的能量与光芒,足以照亮整条奔流不息的黄河,也穿越了漫长的时光隧道,至今仍在史册中熠熠生辉。今人翻阅史书至此,仿佛仍能听见那一声穿越时空的、充满力量与决绝的断喝:“让开!你挡着我救国的路了!”
如果把他放到现代职场,垣护之可能就是那个总在项目会议上怼领导,但事后总被证明他是对的“刺头”项目经理;是那个在项目濒临崩溃时,能带领团队力挽狂澜的运营总监;同时也是那个在年终审计时,因为报销单和团队奖金分配问题,让财务和hR都头疼不已的“麻烦人物”。
他的身上,充满了这种矛盾和多面性。他会犯错,会冲动,可能还有点贪财;但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在国家需要他的时候,他总能挺身而出,用他的勇武和智慧,去争取胜利,去守护他认为值得守护的东西。
他不完美,但足够真实;他不优雅,但足够硬核。
当我们翻看《宋书》、《南史》里那段“少倜傥,不拘小节,形状短陋,而气干强果”的记载时,仿佛能看到一个矮壮的老将军,正隔着一千多年的时光,对后世调皮地眨眼:“看什么看?老子这辈子,活得痛快,打得精彩,值了!”
仙乡樵主读史至此,有诗咏曰:
铁锁横江焰卷空,短身气压万艨艟。
谏台风雨孤臣泪,虎帐星河百战功。
未必封侯凭骨相,从来砥柱在心胸。
沧桑不改梁山月,犹送寒涛说旧烽。
又:略阳垣护之,身短气雄,刘宋名将也。元嘉北伐,尝以百舸断铁锁横江;梁山平叛,尤借火攻焚逆臣战舰。今赋《八声甘州》,取其黄河劈浪之勇、寒鸦谏草之忠,为壮侯作此苍茫注脚。全词如下:
问黄河铁锁几时销?横槊立中流。
看短衣劈浪,星驰电掣,裂帛惊虬。
谁信形骸瘦骨,气可贯斗牛。
千链崩涛里,一叶轻舟。
犹记滑台谏草,化寒鸦数点,啼破空谋。
纵梁山火炽,烧不尽乡愁。
叹龙骧、终归尘涴,剩苔封、箭孔认兜鍪。
西风外,有残碑在,雨打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