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郑开叶跑部(1/1)
内心挣扎的痕迹在她脸上清晰可见,顾北辰耐心地等着,没有催促。
终于,闵盈盈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伸手接过了其中一张票。
“好。”她说,声音不大,却足够清晰。
顾北辰的眼中瞬间绽放出明亮的光彩,那光芒如此直接,几乎烫到了闵盈盈,他嘴角上扬,露出一个真切而愉悦的笑容。“那说定了,周五晚上,我来接你。”
“嗯。”闵盈盈低下头,感觉自己的耳根都在发烫。
顾北辰没有再多说,心情很好地转身离开了。
闵盈盈握着那张微凉的票,指尖仿佛能感受到上面传递过来的、属于他的温度和期待,她将票小心地放进钱包夹层,像是藏起了一个甜蜜的秘密。
冬日的首都,寒风凛冽,却吹不散各部委大院里的忙碌与热络,对于封疆大吏而言,年终的“跑部钱进”几乎是一门必修课,关乎来年一省的发展大计与项目布局。
郑开叶此番亲自带队进首都,阵容堪称豪华,分管副省长、发改委、财政厅、交通厅、工信厅等关键部门一把手悉数在列,目标明确——为D省明年规划中的几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升级专项以及一项重要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争取国家层面的政策批复和资金支持。
日程安排得密不透风,第一天,郑开叶便带着核心团队,如同精准的钟摆,依次拜会了发改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工信部等核心部委,他身着深色西装,外罩一件黑色羊绒大衣,步履沉稳,面容冷静,在一众或白发苍苍、或精明干练的部委官员中,显得格外年轻而富有锐气。
在发改委,面对分管投资、区域发展的副主任和几位关键司长,郑开叶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他摊开精心准备的资料和数据图表,结合D省“强基固本”的实践成果,阐述D省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独特优势和担当。
“王主任,各位领导,”郑开叶声音清晰有力,“我们D省谋划的这条贯穿东西的高铁复线项目,不仅是打通省内交通脉络的关键一笔,更是连接中原城市群与半岛城市群、服务国家‘山河战略’的重要一环,前期论证充分,地方资金配套也已落实大部,恳请在立项核准和预算内投资上给予倾斜。”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继续道:“至于这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项目,是基于我省在固态电池、海工装备等领域已形成的产业基础,旨在进一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这与国家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发改委的领导们仔细翻阅着材料,不时提问,郑开叶对答如流,数据信手拈来,逻辑严密,既摆明了困难,更展示了D省的决心和潜力,他并不一味诉苦,而是强调项目本身的战略意义和可操作性,展现出一种自信与务实兼具的姿态。
那位王副主任听完,推了推眼镜,脸上露出笑容:“开叶省长,你们D省这几年发展势头很猛啊,‘强基固本’成效显着,经济数据和营商环境改善有目共睹,你刚才提的这几个项目,质量很高,也确实符合国家战略导向,放心,只要符合程序、条件具备,我们一定大力支持,具体的,让序走起来。”
“太感谢王主任了!”郑开叶适时地表达谢意,态度谦逊而真诚,“有您这句话,我们心里就踏实了,我们一定按要求把基础工作做扎实,绝不辜负国家的信任和支持。”
类似的场景,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工信部等部门接连上演,郑开叶这位年仅三十七岁的省长,以其过人的能力、扎实的政绩和低调务实的作风,在首都部委圈子里,已然树立起了“能吏”、“干将”的形象,加上D省经济地位的稳步提升,以及郑开叶本人被视为未来政治新星的潜力,各部委领导无论是出于公心,还是出于对未来人脉的投资,都表现得相当客气和支持,只要项目本身过硬,不违反原则,基本上都是一路绿灯,协调会、对接会开得高效顺畅。
一天奔波下来,郑开叶虽略显疲惫,但精神依旧亢奋,主要诉求基本得到满足,甚至有几个原本觉得希望不大的专项补助,部委领导也松了口,答应重点研究,这无疑为D省明年的发展赢得了宝贵的主动权和资源。
傍晚,华灯初上,郑开叶让随行的副省长和厅长们先回驻地酒店,总结当天情况,准备次日可能需要补充的材料,他自己则婉拒了部委安排的晚宴,只让于强开着那辆略显低调但内部经过特殊改装的红旗商务车,送他回父母居住的四合院。
“于强,送到胡同口就行,我自己走进去。”郑开叶揉了揉眉心,吩咐道,他想给家人一个惊喜,没提前通知自己今晚回来。
车子悄无声息地停在胡同口的阴影里。郑开叶下了车,紧了紧大衣领子,对驾驶座的于强说:“你也累了一天,回酒店休息吧,明天早上正常时间来接我就行。”
“省长,我还是在这等您吧?”于强有些不放心。
“不用,”郑开叶摆摆手,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回家吃个饭,陪陪老人孩子,没什么事,你回去好好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