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入宫前的准备(1/2)
老太监离去后,小院陷入了另一种更为紧绷的寂静。不再是之前那种山雨欲来的压抑,而是一种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凝重。皇帝的亲自介入,将这场原本局限于林小满与太子党之间的对抗,瞬间拔高到了一个全新的、令人眩晕的层级。
赵奕几乎是立刻进入了最高警戒状态。他先是加强了小院明里暗里的守卫,确保连一只可疑的苍蝇都飞不进来,随后便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关系网,疯狂地搜集一切关于皇宫规矩、皇帝近期动向、可能出席觐见的重臣信息,甚至是宫中几位重要妃嫔、皇子的简单背景。他知道,任何一点微小的信息,都可能成为明日林小满在御前应对的关键。
林小满则显得相对“安静”。她没有像赵奕那样外露的紧张,而是将自己关在书房内,面前铺开赵奕能送进来的、所有关于宫廷礼仪的简要说明(更详细的根本弄不到),以及一些关于当今天子性情的模糊传闻(大多是些勤政、威严、心思深沉之类的套话)。
她看得极其认真,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
“见君不直视,答话要清晰,跪拜有章法,进退需得宜……”她小声念叨着那些繁琐的规矩,感觉比背公司企业文化和KpI考核标准还要头疼,“这甲方爸爸的规矩也太多了点……”
她尝试着模仿了一下跪拜的动作,姿势僵硬,怎么看怎么别扭。作为一个现代灵魂,这种将身体低伏到尘埃里的礼节,让她从生理到心理都感到极度不适。
“算了,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大不了到时候就看情况发挥,只要核心‘需求’沟通到位,形式上的东西……应该可以适当‘敏捷开发’一下吧?”她自我安慰着,但心里也明白,在这种极端注重礼法的古代社会,形式往往本身就代表着态度和尊重。
她将更多的心思花在了揣摩“甲方爸爸”——皇帝的真实意图上。
“他为什么要见我?”这个问题在她脑中盘旋,“是因为太子逼得太紧,他需要亲自出面平衡?还是对我的‘能力’产生了无法忽视的兴趣和……忌惮?”
她回想起老太监那平和却深不见底的眼神。那绝不仅仅是来传个话那么简单,更像是一次无声的审视和评估。
“明天的‘项目答辩’,核心不是展示我有多厉害,而是要证明我的‘可控性’和‘可利用价值’。”林小满迅速抓住了关键,“皇帝不在乎我是不是打了太子的脸,他在乎的是我这个人,这个能力,会不会成为威胁帝国稳定的‘bUG’。”
所以,她不能表现得过于桀骜不驯,那会死得快。但也不能表现得软弱可欺,那会被轻易拿捏甚至清除。她需要在谦卑的姿态下,展现出足够的、但又是“安全”的价值。
“得准备几个‘产品演示’案例,”她摸着下巴思考,“但不能是那种威胁国运的‘核弹级’演示,得是些能体现实用性,又无伤大雅的小功能……”
她想到了帮王老倌保住摊子,帮工匠讨回工钱这些事。这些案例既能展示她能力的“效果”,又显得人畜无害,甚至带着点“为民请命”的正面色彩。
当然,最重要的“底牌”——系统,以及那关乎国运的“反向祈愿”威胁,是绝对不能暴露的。那是同归于尽的最后手段,不是谈判的筹码。
想到这里,她唤来赵奕,让他帮忙准备明日觐见的行头。
要求很简单:素雅,得体,不扎眼,但料子和做工要能体现出一定的身份和重视程度,不能太过寒酸失了礼数,也不能过于华丽惹人非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