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丹道推演·龙宫暗战(1/2)
瀚海凝心珠的清辉与重新燃起的纯白薪火交织,在焰灵姬体内形成了一道微妙平衡。那淡金色的新生力量,如同忠诚的卫士,巡行于修复中的经脉,将薪火的光与热带往四肢百骸。胸口魔鳞的蛰伏,让她的心神得以全力沉浸于伏羲天皇所指明的另一条道路——推演“混沌薪火丹”。
龙宫藏书阁深处,夜明珠洒下柔和的光。焰灵姬面前玉桌上,并非堆积如山的丹方典籍,而是寥寥数卷——敖广亲自取来的龙族珍藏《万水归一录》,以及敖心凭借记忆临摹出的《道德经》残篇,还有她自己以神念勾勒出的、成蟜体内混沌珠原点与薪火本源的模拟结构图。
她摒弃了传统炼丹术的繁杂步骤与药性相生相克之理,而是直接切入核心——解析“造化归一”的本质。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她默念着《道德经》中的句子,目光却投向《万水归一录》中描述四海本源“无形无相,却能承载万物”的特性。水,至柔,亦至刚,能随方就圆,亦可穿石裂岸。这与混沌“包容万物”的特性,隐隐有相通之处。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她思索着。太上炼丹,追求的并非强行捏合,而是引导药性自然而然地达到“归一”的完美状态。那么,要修复混沌本源,是否也不能强行注入外力,而是需要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引导其自行修复、重塑?
她的指尖,一缕微弱的纯白薪火跃动,尝试模拟那种“引导”而非“强制”的意蕴。同时,她调动起脑海中属于成蟜的那份“理科思维”,开始对混沌珠原点、薪火、以及可能作为药引的龙族生机、造化灵泉之力,进行初步的数学建模。
能量属性、法则亲和度、稳定性参数……无数抽象的概念在她心神中交织、计算。这并非她所擅长的方式,过程晦涩而艰难,时常推演到一半便因某个参数无法确定而崩溃。但每一次失败,都让她对“归一”之理多了一分模糊的认知。
就在焰灵姬于书海中艰难求索之时,龙宫之外的暗流终于开始涌动。
巡海夜叉接连回报,那些不明身份的窥探者非但没有离去,反而愈发大胆。他们不再仅仅是远观,开始尝试触碰龙宫外围的警戒禁制,甚至有小股精锐,伪装成散修或水族,试图混入龙宫管辖的海域城镇,打探消息。
“是天庭的缇骑,手法虽然隐蔽,但那股子刻板的仙灵之气,瞒不过老夫。”一位龙族宿老在议事殿中沉声道,他手中一枚水镜正显示着几名被擒获的探子影像,他们体内皆被种下了隐秘的天庭追踪咒印。
“西方教的人也来了,”另一位将领补充,“虽未直接冲突,但在东海与西海交界处,发现了罗汉渡海的痕迹,其佛光刻意内敛,似在观望。”
敖广端坐于龙椅之上,面色平静,眼底却隐有雷霆酝酿。他深知,此刻龙宫的任何过激反应,都可能成为天庭发难的借口。
“加强警戒,启动‘九曲黄河大阵’外围迷障,将所有不明身份的窥探者阻于三千里外。若敢强闯,格杀勿论。”敖广下令,声音冰冷,“同时,传讯南海、西海、北海,告知此事,提请三位龙王警惕,谨防声东击西。”
他看向下方:“敖心,你亲自带队,巡查龙宫核心区域,尤其是造化生灵泉所在秘殿,绝不可有任何闪失。”
“儿臣领命!”敖心肃然应道,转身离去,龙行虎步间自带威严。
龙宫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低调而高效地运转起来。无形的肃杀之气,在瑰丽的海底宫殿群间弥漫。
藏书阁内,焰灵姬的推演到了关键处。她隐约捕捉到一丝灵感,若将龙族生机的“承载”特性作为基底,以造化灵泉的“生机”为催化剂,再以薪火的“文明意志”为引导核心,似乎能构建出一个相对稳定的、模拟“混沌初开、生机萌发”环境的能量模型。
她心中一喜,正欲深入,胸口却猛地传来一阵蚀骨锥心的剧痛!
那魔鳞毫无征兆地再次爆发!但这一次,它并非散发寂灭意蕴,而是产生了一股诡异的吸力!这股吸力并非针对外部能量,而是直接作用在她刚刚重燃、尚未稳固的纯白薪火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