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你定命,我烧的是谎(2/2)
她昂首,声如裂帛:
“今日,我不以冥途之名,不以地府之权,只以九千亡魂之痛,重立新律——凡以他人之命照亮己过者,其诏自焚,其心当照!”
轰——
七十二银符齐亮!
光芒如瀑倾泻,贯穿地宫穹顶。
残存的骨诏一片片腾起,自发燃烧,火焰中浮现出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有呐喊冲锋的,有抱旗不倒的,有断臂仍嘶吼的……他们逐一朝着沈青梧的方向叩首,而后化作点点微光,升入虚空。
霍沉僵立原地,身体寸寸龟裂。
他低头看着手中的断卷,忽然笑了,笑声凄厉又解脱。
然后,他抬起手,缓缓摘
石壳剥落,露出一张少年的脸——稚嫩、苍白,眼角含泪。
“我们……只想有人记得我们战死,”他喃喃,泪水滚落,“不是因为懦弱。”
沈青梧望着他,缓缓抬手。
银焰自她指尖燃起,温柔而决绝地涌向那具残躯。
你们的名字,我记下了。
沈青梧抬手,银焰如絮般涌出,温柔却不可抗拒地将霍沉残破的魂体裹入其中。
火焰不灼人,反而带着一种近乎悲悯的静谧,像是为久困幽渊的灵魂披上最后一层安眠的纱。
石壳寸寸剥落,少年面容在火光中渐渐透明,唇角仍凝着那抹释然的笑。
就在残魂彻底消散的刹那,一粒微光自灰烬中腾起——不再是此前阴诡浮动的瞳命之眼,而是一颗剔透如玉的命珠,流转着温润银辉,轻轻落入沈青梧掌心。
她低头凝视,仿佛听见九千亡魂齐声低语:“名在,魂不灭。”
石烬碑猛然震颤,碑面裂纹深处浮现出一行新字,墨色如血,却又透出金芒:
判官不见名录,却见命火。
话音未落,天地似有感应。
沈青梧缓缓抬头,视线穿过残垣断壁、穿过地宫阴雾,直落于萧玄策身上。
她目光所及之处,常人看不见的东西骤然浮现——他眉心隐有赤金命火跳动,却赫然缺了一缕,像被利刃硬生生削去,边缘焦黑,残留着反噬的痕迹。
“你的命火,少了一线……”她声音轻得几乎随风而逝,“但还剩很多。”
萧玄策心头一震,仿佛被人剖开了胸膛,连呼吸都滞住。
他一生掌控生死,权倾天下,却从未有人敢如此直视他的“命”。
更无人能一眼道破——那一夜梦境中的金钗穿心,并非虚妄,而是真实发生过的命运置换。
他盯着她,眸底翻涌着惊疑、忌惮,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震动。
“若有一天,”他终于开口,嗓音沙哑如砺石磨过,“我也成了该被照的人……你会烧我吗?”
风忽止,铜铃无声。
沈青梧望着他,唇角极轻地扬起,像是笑,又像是哀悯。
“我会先问你——”她一字一顿,清晰如刀刻,“为什么裂。”
话音落下,整座通冥台骤然震动!
檐角铜铃无风自动,一声接一声,响彻宫墙深处。
那不是人间的钟磬,而是来自幽冥的号令。
九千具曾受冤屈、不得超生的血巡使残魂自骨诏废墟中升起,身披残甲,手持断戈,列阵成行,齐齐跪地,声浪如雷贯耳:
“判——!”
沈青梧立于台下,赤足踏在冰冷石砖,指尖捻起一撮灰烬。
她俯身,在地面写下两个歪斜却力透石缝的字:
共审。
烬瞳站在她身后,石烬碑横于臂前,低声问:“真的要开庭?活着的与死去的同堂对质,违逆阴阳纲常,地府不会坐视。”
她没有回头,只淡淡道:“纲常若护不住忠骨,律法若容得下谎言,那这世间,早该重写规则。”
夜风卷起她残破的裙角,那抹素白染血的身影伫立在废墟中央,宛如一座即将点燃的祭坛。
镜头拉远,紫禁城最幽深的偏殿,一道影影悄然挂上一块崭新的青铜匾额。
古篆四字,森然浮现:
阴阳共审庭。
与此同时,乾清宫龙案之上,那枚封存多年、据传镇压着“空契秘约”的黑色石印,表面忽然传来细微“咔”声——一道极细的裂痕,自中心蔓延而出,如同……某位判官命格上,那根正在缓缓熄灭的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