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 > 第76章

第76章(2/2)

目录

这位主君未免太过信任自己——数万将士的生死,事关存亡的决战,竟这般轻描淡写交由他决断?倒不如每日挨顿军棍来得踏实。

\"老徐怎么不吱声了?\"许衡突然扭头。

徐庶沉吟道:\"只是觉得......目前既无军报佐证,亦无线索可循,如此行事终归有些......\"

\"要不开个**?\"许衡眯起眼睛似笑非笑,\"就赌这条道究竟有没有油水可捞。\"

\"免了免了。\"徐庶连连摆手。

正说话间,前方了望的赵云突然转身低喝:\"君侯,敌军现身!\"

战马踏过小道,扬起阵阵尘烟。许衡突然抬头,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队骑兵如旋风般掠来,后方步兵紧随其后,刀光剑影间已布下严密阵型。

探马游骑四散开来,仔细查看着周围地形。许衡立即压低声音:\"传令下去,全军隐蔽!这些都是打前哨的斥候,真正的硬仗还在后头。\"

赵云和典韦分头行动,将命令迅速传遍全军。龙骑军将士们屏息凝神,藏身于茂密草丛中,仿佛与山野融为一体。

不多时,大队人马陆续抵达,在各处要道设立哨卡。后续骑兵队伍踏着整齐的步伐缓缓推进,马蹄声沉闷而有力,显然是要掩盖大部队的行踪。

这支军队的目标很明确——乌巢。

与此同时,刘备和颜良正率领中军行进在狭窄的平原上。队伍中段,张飞满脸怒容,握着长矛的手背青筋暴起。

\"大哥!\"张飞终于按捺不住,压低声音道:\"袁绍这厮分明是把我们当囚犯押着!不让我们领先锋,又不许我们断后,这是防着谁呢?\"

刘备神色如常,只是微微抬了抬眼皮:\"住口。\"

张飞不甘心地还想再说什么,却在看到刘备凌厉的眼神后生生咽了回去。刘备面上波澜不惊,心头却在翻涌着滔**火——在袁绍帐下这些日子,看似备受礼遇,实则处处受制。

袁绍始终对他心存戒备。

他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附庸。

无论是否借助刘备手中的所谓天子血诏,袁绍都会攻打许都。

那份诏书只不过让出兵显得名正言顺些。

然而天子亲自写下檄文,直白地澄清从未写过血诏,更未授意董承等人行事。

刘备同样被蒙在鼓里。

如今声名尽毁,处境尴尬,日后无论去往何处,都难免遭人质疑与冷待。

若被士族知晓**,更会背负恶名,而名誉恰恰是士族最为看重的。

多年累积的声望,几乎被这份天子檄文摧毁殆尽。

眼下他只能藏身中军,默默行军。

中军位置最为凶险——前锋遇袭,后军可退,而中军要么殿后断后,要么率先驰援。

即便战事顺利,功劳也尽归前军,他寸功难立,进退维谷。

这般处境,分明是被软禁监视。

袁绍初战失利后,便暗中下令颜良削弱他的权柄。

简雍在旁低叹:“我等一片赤诚投奔,欲助袁公成就霸业,却落得如此境地。当年牵招竟愿追随此人,实在令人感慨。”

刘备侧目:“牵招有何说法?”

张飞冷哼:“还能如何?如今他好歹混了个杂号将军,自然不愿再追随兄长。不过是贪图袁绍给的功名罢了。”

刘备默然。

人各有志,仅此而已。

牵招与简雍同为刘备少时挚友,少年结伴游历江湖时便被刘备招至麾下。彼时情同手足,绝无半分猜忌,如今却是时过境迁。

人各有志啊。

刘备每每思及此事,仍不免扼腕——终究未能将牵招劝回。

那可是八千精锐!

兵甲精良,粮草充沛,更有专属马场。若能收入帐下......

啧啧。

\"前方乌巢群山,据郭图所言,翻过此山便是乌巢地界。\"简雍指点着粗布地图,\"此地三面环山,唯有一条通路,两侧皆可设伏。我军从后方迂回,当能清扫伏兵。\"

刘备指尖摩挲着布帛地图,眉头紧锁。郭图标注的伏击点清晰可见,布防应当变化不大,可他总觉得哪里不妥。

\"此山伏击点星罗棋布,纵使小心行军亦难尽数避过。\"刘备的瞳孔微微收缩,多年逃亡生涯锤炼出的死亡直觉正在警报,\"我怀疑这条路...根本就是陷阱。\"

简雍还未来得及答话,张飞已按捺不住:\"大哥若不当这个缩头乌龟,让我去捅颜良十个透明窟窿!二哥同去更好!\"

关羽抚髯催马上前,虽未言语,淡漠神情已表明态度。麾下五百校刀手乃邺城、清河两地精心招募,如今已是最后的家底。

当年汝南积蓄的财富尽丧于**途中,仅带得数千旧部投奔袁绍。谁知许衡假冒赵云之名,骗走袁绍所赠钱粮。如今这点微薄本钱,再经不起折腾了。

\"我不去,三弟。\"关羽眼帘微抬,语气平静却透着坚定,\"既受人恩惠,当尽忠职守,未立寸功,岂能轻易离去?\"

\"云长说得在理!\"

刘备皱眉瞪向张飞。

\"凡事不可鲁莽,既已察觉端倪,更需谨慎行事。唉,既然无法脱身,便安心留下。但翼德务必谨言慎行,莫要得罪他人!\"

张飞缩了缩脖子,小声嘀咕:\"当年大哥鞭打督邮时可不是这般模样......\"

\"你说什么?!\"

\"没、没什么。\"

片刻之后,先锋部队已穿过山道,即将下行进入谷地。一旦抵达乌巢附近,便可发起突袭。

驻守乌巢的敌军定难察觉这支奇兵的到来。

行至此处,刘备举目环视山峦,又极目远眺。

忽然心生疑虑:\"此地远观林木葱郁,却少见飞鸟踪迹,静谧非常,总觉有些蹊跷。\"

飞鸟数量稀少。

且鸟群飞行急促,不见悠闲之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