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落笔定乾坤(2/2)
昭武十五年,《论开中法之弊》,其中对“盐引”的分析,细致到了每一引盐在不同地域的流通成本与损耗。
海量的信息洪流,在鉴微之下被迅速筛选、提纯、归纳。
顷刻间,陈希文一生的思想脉络,在其脑海中清晰浮现,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
从一个理想主义的清谈之士,到一个极端务实的经世致用派。
那一次被皇帝当众斥责的经历,成了他人生最大的转折点。
他憎恶一切空谈。
他欣赏一切能落到实处,能转化为数字,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学。
林昭的嘴角,缓缓牵起一个细微的弧度。
但这还不够。
他的目光继续在书海中掠过,这一次,他关注的不再是文章内容,而是那些着作的序言、后记,乃至夹页中的题字。
《漕运改制策》序,作者:盐铁司郎中,钱枫。
钱枫,陈希文得意门生。
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名字,在庞杂的信息星图中被鉴微精准地捕捉、点亮。
一瞬间,无数线索在林昭脑中交织成电光石火!
天子对国库的渴求,自己那封直指西北盐政的密折,苏家即将撼动天下的三百万两白银……
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了钱!
而这位主考官陈希文,这位极端务实的经世派,他那位恰好身在盐铁司的得意门生……
拼图的最后一块,轰然落定!
春闱,是为国选材。
而当下大晋最重要、最急迫的国事,便是即将拉开序幕的,西北盐政大改革!
陈希文作为主考官,他出的题目,必然要契合经世致用的理念,更要紧贴天子最关心的朝堂动向。
还有什么,比盐铁之政更能体现这一点?
这道题,既能考察学子对民生经济的洞察,又能为朝廷即将推行的大政方针,从舆论和人才上铺路。
这不仅是一道考题。
这是主考官陈希文,递给陛下的投名状!
“呵。”
林昭发出一声极轻的笑。
魏进忠一个激灵,只见那少年不知何时已放下书卷,站到了书案之前。
他铺开一张雪白的宣纸,取过一管狼毫,悬腕蘸墨。
整个人的气场,在这一瞬间,由深沉的静,转为了极致的动。
那是一种掌控全局的从容与自信。
魏进忠看到,林昭的笔尖在砚台中饱饮墨汁,悬于纸上,却迟迟未落。
他闭上了眼。
皇帝要的,是解决问题,但更要平衡与掌控。
所以,这篇策论,不能只谈雷霆破旧,锋芒毕露,那会加重帝王的猜忌。
它必须是一篇看似稳妥,实则激进的文章。
要用最醇厚的儒家经典做外壳,讲藏富于民、国之根本。
内里,却要用最精准的数据,最冷酷的逻辑,去剖析旧利集团的盘根错节,去论证新盐路对国库、边防、民生的巨大裨益。
既要让陈希文这样的实干派拍案叫绝。
更要让天子看到一个忠诚且可控的能臣形象。
这一篇文章,敲的是春闱龙门,更是天子心门!
笔,终于落下。
墨迹在宣纸上迅速晕开,一行行瘦金体小字,如龙蛇游走,带着一股洞悉全局的磅礴之气,跃然纸上。
魏进忠悄无声息地退到门外,轻轻合上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