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谁在给死人把脉(2/2)
她缓缓合上脉案,指尖在封面摩挲片刻。
窗外天色渐亮,晨雾弥漫宫墙。
远处钟楼传来一声钝响,仿佛某种秩序正在崩塌的先兆。
萧澈走到她身旁,低声道:“现在我们知道脉案是假的,也知道是谁写的。但问题来了——这些年来,有多少人察觉异常?又有多少人选择闭眼?”
苏锦黎望着案上那双焦裂的官靴,轻声道:“一个人装不成皇帝,但一群人的沉默,真能撑起一个王朝。”
她顿了顿,唇角微扬,冷意浮现。
“可只要有一处破绽,就能顺藤摸瓜,直到掀翻整座假庙。”苏锦黎站在窗前,晨光斜照进屋,映在她手中的钦天监驿道簿上。
那一页的记录清晰得刺眼:仁和十一年冬至后第七日,辰时三刻,太医院密帖一封,经钟楼暗道送往西苑,交接人签“守陵使”之名。
她指尖一紧。
守陵使?
大晟开国百年,此职仅设于先帝驾崩之后,专司祭祀与陵寝护卫,从不涉朝政,更无权接收宫中医报。
可这份医帖,竟堂而皇之地以“守陵使”为收件人,且每年准时出现,从未中断。
“不是巧合。”她低声说,“是仪式般的交接。”
她立刻命程砚秋调取近十年所有“辰时报安”的驿道留底。
纸页翻动间,真相如蛛网般渐渐浮现——每一年冬至后第七日,必有同样格式的密封医帖经由钟楼暗道送出,路线避开元武门、不入内阁,直抵西苑偏殿;而回程时,却从未见任何文书返还。
“他们在接收指令。”苏锦黎眸光微寒,“或者说,有人在通过‘守陵使’这个早已废置的名义,操控替身的生死节律。”
她忽然想到赵九龄昨夜提到的一句闲话:“西苑老松林深处有座焚香台,三年前重修过,但从来没人去祭拜。”
当时无人在意,如今却像一根细线,牵出深埋的死结。
萧澈走进来时,正听见她说:“皇帝没死,但有人按着死人的规矩给他开药方。”
他神色未变,只将手中那份刚截获的医帖递给她。
纸面泛黄,墨迹沉稳,写着:“代身者戊,肺络积瘀,恐难逾春。”落款日期是三天前。
而昨日早朝,当今圣上还当着百官训诫户部亏空之事,声如洪钟,面色红润。
时间对不上。
人生病可以伪装,但死亡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