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 > 第251章 活人写的史,才不怕烧

第251章 活人写的史,才不怕烧(2/2)

目录

裴文昭合上日记,指尖微颤。

若此子尚在人间……便是比当今天子更正统的血脉。

风穿破庙,吹动残幡。他立于断碑前,心中掀起惊涛。

而此刻,七王府书房内,萧澈正执笔批阅军报。

窗外蝉鸣聒噪,他却神色不动。

直到赵九龄悄然入内,递上一封密函。

他展开只看了一眼,眸色骤深。

片刻后,他放下纸笺,唇角微扬,仿佛早有所料。

“孙德海昨夜接见两位退休大学士,密谈逾两个时辰。”萧澈将密函搁在案上,指尖轻轻压住边角,目光沉静如古井。

赵九龄垂手立于侧旁,等着他示下。

“孙德海胆子不小。”他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像一把薄刃滑过冰面,“前脚烧了东宫账册,后脚就敢勾连旧阁老,谈的怕不只是茶酒诗文。”

赵九龄低声道:“两位大学士早已致仕多年,平日闭门谢客,昨夜却破例留宿司礼监外宅。属下查过,其中一人曾掌宗人府十年,另一人……修过三朝《实录》。”

萧澈眸光微闪。

这就对了。

篡史者必通史,毁证之人,也最懂如何重写历史。

他提笔蘸墨,在一张空白笺上写下“玉牒誊抄”四字,随即吹干墨迹,递给赵九龄:“放出风去,就说本王奉旨清查历代皇室谱系底本,以防兵变余党借血脉之名蛊惑军心。先从钦天监藏谱库开始。”

赵九龄一怔,随即会意,躬身退下。

两日后,钦天监急报入宫:存放《皇统全谱》的地窖突遭鼠患,十余卷轴被啃噬损毁,尤以永昌年间记录最为严重。

消息传出,朝中哗然,有老学士痛哭流涕,称祖宗血脉不可轻侮。

萧澈却只冷笑一声,当即调拨禁军封锁地窖,亲往查验。

现场狼藉,竹简散落,丝帛残片挂于梁木之间。

可细看之下,那些所谓的“咬痕”,边缘齐整、深浅一致,分明是用薄刃刻意割裂。

更蹊跷的是,所有受损卷册,皆集中于东宫支脉与七皇子早年封籍部分。

“好一只聪明的老鼠。”萧澈抚过断裂处,指尖沾灰,“竟能精准避开其他支系,专挑要紧处下口。”

他转身下令:“即日起,所有宗室档案暂交大理寺影拓备份,原件封存入库,非经太子与七王府双印不得启阅。另派暗卫二十四人轮守原地窖,每日上报进出人员名单。”

这道命令合乎礼制,滴水不漏,却等于斩断了孙德海继续操纵史料的路径。

自此,再想抹去谁的存在,已非一炬火、一场“鼠灾”就能做到。

同一夜,七王府后院幽静无声。

苏锦黎独坐石凳,手中青玉蝉佩缓缓浸入一碗暗绿色药水中。

药液微漾,蝉背纹路渐渐泛出银光,一行极细小的刻字浮现而出:

“癸酉年冬,寄养慈云观小道童一名,姓萧讳澈。”

她呼吸一滞。

手指猛地收紧,玉蝉硌得掌心生疼。

脑海中骤然闪过十年前的画面——破庙残雪,她第一次睁眼重生,茫然翻阅慈云观尘封旧志时,曾见过这个名字。

那时只当是巧合,一个普通道童的名字,何足为奇?

可如今看来,一切早有痕迹。

她缓缓抬头,望向内室。

窗纸映出萧澈的身影,他仍在灯下批阅奏折,执笔的手稳定而从容。

烛火摇曳,勾勒出他清瘦却坚毅的轮廓。

那个被所有人视为病弱无用的七皇子,实则是步步为营、执棋问鼎之人。

可若他也是局中人呢?

若她的重生,并非天降机缘,而是有人——或有什么力量——亲手将她推回这一世?

远处钟楼忽然响起,十三声钟音悠悠荡开,划破寂静长夜。

那节奏,竟与她初醒那夜分毫不差。

她握紧玉蝉,指尖冰凉,心底却掀起惊涛。

如果她是被选中的……

那么,是谁在选?

又为何,是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