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 > 第270章 你们删我的生辰,我改你们的黄历

第270章 你们删我的生辰,我改你们的黄历(2/2)

目录

赵九龄亲自接待,取其随身携带的药包,当场碾碎溶水,滴入特制药液——颜色瞬变靛蓝。

“确含曼陀罗与迷心藤。”他说,“你家主母已服两年。”

老仆浑身发抖,跪地痛哭:“我说她最近总认不出我,夜里还喊从前的丫鬟名字……原来不是老糊涂……是被人下了药啊!”

当夜,第一封密报送抵王府。

三日内,八十七封匿名举报如雪片飞来,牵涉十一座官邸——礼部侍郎宅、工部员外郎府、宗正寺副卿别院……最令人震惊的是,太子侧妃所居的春晖阁,竟也在列。

萧澈看着名单,指尖轻敲案角:“终于动到龙鳞了。”

苏锦黎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宫墙在夕阳下投下长长的影。

他们在重建一种秩序——一种让女人的名字不会被抹去、记忆不会被毒蚀、生命不会被否认的秩序。

夜深时,柳婉娘独自坐在灯下,手中握着一支新磨的细毫笔。

她面前摊开一本空白册子,封面尚未题字。

她凝视良久,忽然提笔,在首页写下四个小字:

“欲载新历。”

烛火轻轻晃了一下。

柳婉娘提笔写下“欲载新历”四字后,未再落墨,却将那支细毫笔轻轻搁在砚台边。

她望着烛火出神,仿佛看见无数被风卷走的纸页,在空中飘荡,最终拼成一本无人读过的历书。

次日清晨,她便动身前往正名坊。

苏锦黎正在翻阅各地补录生籍的文书,见她进来,只抬眼一笑:“这么早?可是又有新想法了。”

柳婉娘点头,从袖中取出一张草图:“我想编一部《庶民历》。”她展开图纸,上面是按节气排列的日程格,但每一日下方都留有空白小栏,另标红字节日——“正名日”“诵约日”“补录日”。

“百姓认不得大道理,但记得住节气。”她的声音轻而稳,“若把新政的日子嵌进春种秋收之间,再在每日里……那才是真正的归宗。”

苏锦黎指尖抚过图纸,久久不语。

她想起母亲临终前攥着她的手,问:“我的名字,还能写进哪里?”那时她答不出。

如今,有人给出了答案。

“就照你说的办。”她终于开口,“命各州县学堂教授此历,印本由王府统一发放。”

首月刊行三千册,三日告罄。

孩童捧着历书在巷口诵读,老人指着节气议论农事,更有妇人对着某一日喃喃念出亡女姓名,泪流满面。

可第五日清晨,礼部一纸公文送至七王府:《庶民历》擅自更易天时、淆乱纲常,即日起查禁销毁。

苏锦黎看完,冷笑一声,将文书递给赵九龄:“烧了它?好啊,那就让它长在嘴里,看他们怎么烧得干净。”

当晚,正名坊外摆起长桌,油灯如星。

苏锦黎亲授十名幼童背诵历书内容,一字一句,编成童谣。

“三月初七,念周允安;四月初一,读李阿姐;五月初五,记沈家三妹,生而聪慧,却被言‘未诞’……”

稚嫩童声穿街过巷,第二天,满城孩童都在唱。

市井茶肆有人拍案叫绝:“这不是历书,是活人的碑文!”

禁令形同虚设。

几日后,暮色初降,苏锦黎独坐书房批阅文牍,忽有暗卫递来一封密报。

信纸粗糙,字迹潦草,却让她瞬间僵住——

“国公夫人藏有一本私录《安国公府秘辛》,记历代庶女处置之法:换婴、沉井、焚籍……我在灶下。”

她反复摩挲那最后一句,目光落在信角一处细微折痕上——像极了当年产房嬷嬷塞给她的红绳结的缠法。

同样的位置,同样的转折。

心口猛地一热。

她缓缓闭眼,脑海中浮现出那个雨夜:血水混着雨水从床下流出来,稳婆颤抖的手递来一块染血的布条,上面系着红绳,结法古怪。

她说:“小姐记住,有人为你活过,也为你死过。”

原来,那人一直活着。

苏锦黎睁开眼,指尖轻叩桌面,低声道:“好,那我们就从灶下开始。”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安国公府的方向,“你们烧掉的名字,我一口一口捡回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