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 > 第308章 火没点,烟先呛了人

第308章 火没点,烟先呛了人(1/2)

目录

潞州河面浮着一层薄雾,晨光未透,三艘漕船悄无声息地靠了岸。

船身压得极低,吃水线深陷于浊浪之间,显是满载重物。

押运官周崇礼披着油衣,立在船头指挥脚夫搬运——一箱箱盐引外裹厚布,实则内里沉甸甸的全是铜锭。

他抹了把脸上的湿气,冷笑一声:“这趟若成,够我在江南买三进宅子。”

话音未落,岸边脚步声骤起。

巡河兵丁列队而来,铁靴踏石,整齐划一。

领头那人青袍素带,面容清峻,正是刑部郎中赵元熹。

“赵大人?”周崇礼眯眼打量,“大清早不审案,来这儿看日出?”

赵元熹不答,只抬手一挥。

兵丁提桶泼水,盐包浸湿后迅速泛出斑驳铜绿,腥涩之味随风散开。

“军用黄铜,兵部勘合编号刻于底面。”赵元熹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锤,“你报的是三百石盐,实载铜料逾五千斤。按律,私运军资者,斩。”

周崇礼脸色骤变,猛地拔刀:“老子舅舅是周廷章!你敢动我?”

刀光刚起,芦苇荡中冷箭破空。

一支羽箭钉入他左肩,力道狠准,当场将他掀翻在地。

暗处人影闪动,韩四娘自雾中现身,黑衣束发,腰佩双刃。

她目光扫过货舱,挥手令下:“查封!五十七箱,一箱不留。”

刑部与大理寺封条同时盖上,朱印鲜红刺目。

消息尚未传回京城,紫宸宫偏殿已响起急促叩门声。

郑明远跪捧玉匣,额头贴地:“臣夜观天象,荧惑守心,火星滞留心宿七日不移,主奸臣窃权,国脉蒙尘。”他顿了顿,嗓音低沉却清晰,“今晨潞州查获私运军铜五百二十锭,皆有兵部火印编号。此非民间贩售,实为朝廷命官勾结边商、盗卖国器之铁证。”

皇帝手中茶盏一顿,瓷壁裂开细纹。

“彻查。”两字出口,寒意弥漫殿宇。

与此同时,大理寺大堂烛火通明。

裴文昭端坐主位,面前摊着厚厚一本册子——李砚卿三年间秘密整理的漕运流水账。

纸页泛黄,笔迹细密,每一行都标注着申报品名、船只吨位、出入港时间。

他不急于动刑,也不喝令掌嘴,只是缓缓翻开一页,朗声道:“某月十五,‘顺安号’申报南运食盐三百石,实测载重超出标准两千六百斤。请问库吏张全,那多出来的,是什么?”

堂下囚犯额角冒汗,支吾难言。

裴文昭又翻一页:“同日,‘永济号’载货清单无异,但码头工头记录卸货耗时长达六个时辰,寻常盐包不过两个时辰可清。你解释一下,这六个时辰,在搬什么?”

那人嘴唇颤抖,终于脱口而出:“是……是铜锭!柳大人说……只要账面平了,死人不会说话!”

满堂哗然。

裴文昭合上账本,目光如刃:“所以,你们用死人的名字填假单,拿活人的性命掩赃物。很好,那今日,就让这些‘死人’开口说话。”

同一时刻,工部侍郎柳元柏瘫坐在书房椅中,浑身冷汗浸透里衣。

他记得昨夜有人潜入——门窗未动,可枕下多了枚锈迹斑斑的铜钮。

那是二十年前,他奉命替换太庙编钟时亲手拆下的旧件,本该焚毁,却不知何时落入他人之手。

更可怕的是,他派去城南尼庵销毁副账副本的侄子,今晨被人发现昏倒在佛堂外,而那尊观音像腹中,已被掏空取走了藏匿多年的密账抄本。

窗外天光渐亮,他忽然起身,换了朝服,亲手捧起一方漆匣,直奔七王府。

韩四娘通报后,苏锦黎正在院中练剑。

寒光掠过晨露,收势时剑尖滴水不沾。

“柳元柏求见,带了东西。”韩四娘低声禀报。

苏锦黎擦剑入鞘,淡淡道:“让他进来。”

柳元柏跪在阶前,双手高举漆匣,声音发颤:“这里面……是沈家与兵部往来密信的抄录本。还有……周廷章授意私铸兵器、以盐引换军铜的手令副本。”

他不敢抬头:“我不求活命,只求……留我幼子一条生路。”

苏锦黎接过匣子,指尖轻抚漆面,未启封,却已知其重。

她俯视着他,声音平静得近乎冷漠:“你不是来赎罪的。”

柳元柏一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