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 第222章 盐茶古道的新声

第222章 盐茶古道的新声(1/2)

目录

一、驼队扬起的新尘

星味小厨的毡房外,第一队来自江南的茶商正卸下货箱。领头的掌柜捧着块嵌着雪莲纹的茶砖,见了林晚星立刻躬身行礼:“沈先生说,用星味小厨的晶髓盐腌制的茶砖,能在梅雨季节不发霉。”他掀开货箱,里面整齐码放的茶砖上,都印着三枚合一的雪莲木牌印记,与茶盐秘境石门上的图案分毫不差。

冷霜华正在清点新到的盐引,狼头鞘弯刀随意挂在账房的木柱上,刀鞘的冰棱纹路已被摩挲得发亮。“雪莲谷的盐田今年收成好,”她往账本上盖着铜印,印泥里混着滇南的茶汁,“足够供应三条商路的茶商。”男孩趴在她肩头,用炭笔在账本边缘画着骆驼,颈后的月牙胎记蹭过账本上的“盐”字,晕开淡淡的红痕。

苏念霜将滇南带回的茶种播撒在毡房四周,土壤里混着砸碎的晶髓盐块,嫩芽破土时竟顶着细小的盐花。“茶王说这叫‘盐胎茶’,”她用竹片拨开土壤,“根须会顺着盐脉生长,长出的茶叶自带回甘。”林晚星凑近观察,混沌天机勺突然在指尖转动,勺面映出绵延千里的盐茶古道,每处驿站都插着马帮的旧旗,旗上的雪莲图案在风中舒展。

江墨白的河图洛书摊在案上,西域、江南、滇南的舆图已完全融合,形成幅完整的商路图。图上的驼队标记正沿着新开辟的路线移动,那些路线用晶髓盐与茶汁共同绘制,在阳光下泛着金银交错的光泽。“李通判的余党已被肃清,”他指尖点过地图上的官府驿站,“新上任的巡抚是马帮后人,正要用茶盐贸易振兴西域。”

二、茶盐市集的烟火

三月初三这天,星味小厨外自发形成了市集。穿靛蓝土布的滇南茶农与戴羊皮帽的西域盐商讨价还价,货摊间穿梭着唱《茶盐谣》的孩童,他们手里的糖葫芦蘸着融化的晶盐,咬下去既有焦糖的甜,又有盐粒的鲜。

个瞎眼的老妪拄着茶刀改做的拐杖,在市集里缓缓行走,茶刀的牛角柄上刻着“秦”字。沈砚之见了突然起身,发现老妪耳后有颗极淡的朱砂痣——与他父亲账册上的批注笔迹同色。“您是……”老妪打断他的话,用茶刀在地上敲出节奏:“二十年前,有个姓秦的账房先生,教我用茶梗编锁。”

老妪的行囊里,装着串用茶梗编的风铃,每个铃舌都是片雪莲花瓣。“这是马帮的‘平安铃’,”她将风铃挂在星味小厨的门楣上,“挂在驼队里,能避开沙暴与匪患。”风吹铃响时,林晚星突然听见混沌天机勺的震颤,勺面映出老妪年轻时的模样——她正是当年被秦账房藏在茶箱里的马帮遗孤,因战乱瞎了双眼,却靠听茶梗的声响辨认路线。

市集深处传来争执声,几个江南茶商正围着个穿官服的人理论。林晚星挤进去看,发现那人手里拿着本《辨盐秘录》,封面上盖着官府的铜印。“巡抚大人说,”官差举起秘录,“要按马帮古法酿造‘盐茶酒’,用雪山融水、滇南茶种和晶髓盐发酵,作为商路通行的凭证。”

三、盐茶酒的秘酿

毡房后的酒窖里,苏茶婆正指导众人酿造盐茶酒。巨大的铜缸里,雪山融水翻滚着泡沫,里面浸泡着滇南的茶芽与雪莲谷的盐块。“马帮的古法要四十九天,”她往缸里撒着酒曲,“每天要按《茶马谣》的节奏搅拌,少一下都不成。”

冷霜华握着长柄木勺,搅拌的节奏与她劈刀的韵律惊人地相似。“十年前挑盐枭窝点时,”她手腕翻转,激起的酒液在空中凝成冰花,“就数着《茶马谣》的拍子喘气。”冰花落在酒缸里,瞬间化作细小的盐粒,与茶芽缠在一起,像是无数微型的雪莲在绽放。

沈砚之将父亲留下的《马帮志》摊在酒窖的石桌上,书页里夹着的酒方正在酒气中显形:“需用三族人的血做引——盐帮的罪血、马帮的忠血、官府的清血,三者相融,方能除去酒中涩味。”他割破指尖,血珠滴入酒缸时,冷霜华与那名官差也同时伸手,三滴血在酒液中相遇,竟凝成朵旋转的雪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