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 第224章 盐茶岁月的回响

第224章 盐茶岁月的回响(1/2)

目录

一、旧旗新程的启幕

星味小厨的毡房梁上,新换的马帮旧旗正随风舒展。旗面的雪莲花图案经过岁月浸染,已泛出温润的茶褐色,边缘却用新织的红绒镶补,绒线里掺着晶髓盐的纤维,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银光。

“这面旗是用三族的布料拼的,”苏茶婆踩着木凳整理旗绳,银发在晨光里与旗面的茶褐交融,“西域的羊毛、江南的丝绸、滇南的麻布,就像我们这家人,凑在一处才完整。”她脚下的木凳刻着细密的年轮,最深处嵌着片雪莲花瓣,是当年马帮出发时,苏茶婆的丈夫亲手埋下的。

冷霜华将狼头鞘弯刀悬在旗杆旁,刀身映出奇特的叠影:二十年前盐枭的刀光、十年前追杀的马蹄、如今茶商的笑脸,三重光影在刃面缓缓流转,最终凝成朵雪莲花。男孩踮脚去够刀鞘上的铜环,指尖刚触到环扣,整面旗突然无风自动,旗角扫过晾架上的牦牛肉干,落下的盐粒在地上拼出“启程”二字。

沈砚之的商队名册上新添了许多名字,最末页用茶汁画着幅小像:个戴羊皮帽的少年正赶着驼队,颈后有淡淡的月牙胎记,那是瞎眼老妪收养的孤儿,如今已能独自辨识三条商路的盐茶标记。“按马帮的规矩,新丁上路前要喝三碗茶,”他往粗瓷碗里斟着盐茶酒,“一碗谢天地,二碗敬先祖,三碗壮行色。”

林晚星翻看着《盐茶志》的定稿本,书页间夹着片来自雪莲谷的茶芽,芽尖的盐晶在指尖融化,留下淡淡的涩味。混沌天机勺突然在案上转动,勺面映出条从未见过的商路,蜿蜒向极北的雪原,沿途标注着“冰盐”“雪茶”的字样,终点处画着个小小的毡房,与星味小厨的轮廓分毫不差。

二、雪原盐茶的秘踪

极北的雪原上,第一队探路的驼铃正穿透风雪。领路的老猎户捧着块冰盐,盐块里冻着片深绿色的茶叶,遇热融化时,竟散出与星味小厨酥油茶相同的香气。“这是‘雪埋茶’,”他用粗糙的手掌摩挲着盐块,“去年暴风雪后,冰缝里冒出的,叶片上的盐霜舔着发甜。”

冷霜华的弯刀在冰面上划出浅痕,刀痕里渗出的盐水瞬间结冰,冰面浮现出模糊的图案:群马帮打扮的人正用冰镐凿盐矿,矿洞深处的茶架上,摆着与星味小厨相同的陶罐。“看来马帮当年真的到过这里,”她俯身细看冰纹,“这些凿痕的间距,和《马帮志》里记载的盐矿图谱完全一致。”

男孩在雪地里打滚时,突然发现冰层下有团绿光。众人凿开冰层,露出个半埋的铜箱,箱盖用雪莲花纹的铜锁锁住,锁孔形状与三枚合一的雪莲木牌严丝合缝。沈砚之将木牌嵌入锁孔的刹那,箱盖“咔嗒”弹开,里面整齐码放着茶砖,砖面的盐渍在室温下融化,显出“秦记”的烙印,与他父亲账册上的印章如出一辙。

茶砖中间藏着本泛黄的日记,字迹被盐卤浸得发脆,却依然清晰可辨:“极北雪原藏着‘冰髓盐’,融雪煮茶能治冻疾,只是矿洞太深,需用茶苗的根须探路……”日记最后一页画着幅简图,冰盐矿的位置旁,标注着行小字:“待雪莲花盛开时,归乡。”

三、茶苗探路的奇迹

雪原的冻土上,苏念霜正指挥着众人栽种雪莲茶种。她将晶髓盐与雪水混合,均匀浇在茶苗根部,嫩芽接触盐水的瞬间,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根须像银线般扎进冻土,在冰层下织成细密的网络。

“茶王说这叫‘寻盐根’,”她用竹片拨开冻土表层,根须上凝结的冰晶正缓缓融化,“只要土壤里有盐,根须就会朝着那个方向生长,比罗盘还准。”远处的矿洞口,探路的茶苗已长成半尺高,枝叶朝着洞内倾斜,像无数只指向宝藏的小手。

林晚星用混沌天机勺测量着茶苗的生长速度,勺面的幻象里,根须正在冰层下编织出幅地图,与日记里的简图渐渐重合。“这里的冰髓盐纯度极高,”她舀起一勺融化的雪水,水里悬浮的盐粒在阳光下旋转,“混着雪茶煮出来的茶汤,能让陈年旧伤不再作痛。”

深夜的雪营里,茶苗突然发出细微的声响。众人举着火把查看,发现根须正穿透冰层,缠住块裸露的盐晶,盐晶在根须的包裹下渐渐软化,化作晶莹的汁液渗入土壤。老猎户突然跪地叩拜:“这是山神在应许我们啊!当年马帮的人也说,茶苗肯扎根的地方,就是平安的归宿。”

四、归乡茶信的传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