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凡人吴普同 > 第22章 槐花和榆钱

第22章 槐花和榆钱(2/2)

目录

孩子们骑在自家的墙头上,一边说笑打闹,一边像捋珍宝一样,把一串串榆钱儿捋下来,装进另一个小布兜。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微风拂过脸颊,带来前院槐花和墙外榆钱儿的混合香气。这一刻,骑在自家墙头的他们,仿佛暂时逃离了生活的重压,成了这方小小天地里无忧无虑的春日小主人。

**灶台边的母亲:巧手化春为食**

当吴普同和张二胖他们各自背着鼓鼓囊囊的小布兜,带着满身的花香草屑和一脸的兴奋跑进**后院**时,李秀云正在**灶房门口**择着一小把刚冒头的、瘦弱的**荠菜**(早春野菜,需要仔细寻找)。看到儿子带回来这么多鲜嫩的、来自前院槐树和院墙外榆树的槐花和榆钱儿,她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真心的笑容。这些大自然的馈赠,是春天给这个困顿家庭最直接的慰藉。

“娘,看!好多槐花!还有榆钱儿!”吴普同献宝似的把布兜递过去。

“好,好!同同真能干!”李秀云接过沉甸甸的布兜,摸了摸儿子的头。槐花的甜香和榆钱儿的清气瞬间充满了小小的灶房,冲淡了常年弥漫的柴烟和红薯味道。

制作开始了。李秀云系上围裙,开始施展她化平凡为美味的巧手。

1.**清洗:**将槐花和榆钱儿分别倒进大盆里,用清凉的井水反复淘洗,洗去浮尘和可能藏着的小虫子。洁白的槐花在水中沉浮,像无数小小的玉盏;嫩绿的榆钱儿则如同漂浮的翡翠小舟。洗干净的槐花和榆钱儿沥干水分。

2.**槐花美食:**

***槐花窝头:**这是最顶饱的做法。李秀云拿出家里不多的玉米面(金贵,平时舍不得吃),掺上大量的红薯面(主要成分)和一点点白面(增加粘性)。将沥干的槐花拌入面中,加入适量的盐和一点点珍贵的香油(提香)。然后加入温水,和成一个软硬适中的杂粮面团。手上沾点水,抓起一团面,灵巧地团成圆锥形,底部用拇指旋出一个窝窝。这就是**窝头**。做好的槐花窝头整齐地码放在笼屉里,上锅蒸熟。蒸好的窝头呈现出一种诱人的黄绿色(玉米面和槐花的混合),掰开一看,里面镶嵌着点点洁白的槐花瓣,散发着独特的甜香和杂粮的朴实香气。

***槐花包子:**李秀云奢侈地用了点白面发面(为了口感)。馅料很简单:焯过水、挤干切碎的槐花,拌上一点点猪油渣(年前熬猪油剩下的)碎末,再加点盐调味。白胖的包子包好后上锅蒸。蒸熟后的包子,面皮暄软,咬一口,槐花独特的清甜混合着猪油渣的荤香,形成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妙滋味,是春天最奢侈的享受。

3.**榆钱儿美食:**

***榆钱儿窝头:**做法和槐花窝头类似,将洗净的榆钱儿拌入红薯面、玉米面的混合粉中,加水和盐,团成窝头蒸熟。蒸好的窝头呈现出一种朴实的深绿色,带着榆钱儿特有的草木清香,口感比槐花窝头更粗粝些,但饱腹感强。

***蒸榆钱儿:**这是最简单的吃法。将洗净沥干的榆钱儿直接拌入少量玉米面或红薯面(起到粘连和吸收水汽的作用),撒上一点盐,搅拌均匀。然后平铺在垫了笼布的笼屉上,上锅蒸熟。蒸好的榆钱儿保持着嫩绿的颜色,松散地粘连在一起,散发着最原始的清香。可以直接吃,也可以蘸点蒜泥醋汁,清爽开胃。

灶膛里的火熊熊燃烧,大铁锅上蒸汽弥漫。各种混合着春天草木气息的香味在小小的灶房里交织、升腾,暂时驱散了债务带来的阴霾。吴普同和小梅像两只馋嘴的小猫,围在灶台边,眼巴巴地看着母亲忙碌,小鼻子不停地翕动,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舌尖上的春天:苦涩中的微甜**

晚饭时分,堂屋的炕桌上,摆满了春天的味道:

*黄绿相间、镶嵌着白花的**槐花窝头**。

*白胖暄软、散发着独特甜香的**槐花包子**(数量不多,每人分到一个)。

*深绿色、带着草木清香的**榆钱儿窝头**。

*一大碗蒸得松散油绿、原汁原味的**蒸榆钱儿**。

*还有一小碟用新蒜捣成的、加了醋和盐的**蒜泥**。

没有肉,没有油星大的菜,但这一桌来自枝头墙头的馈赠,却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春意。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气氛比往日轻松了些许。

吴普同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温热的槐花包子,一口咬下去!暄软的面皮包裹着清甜微涩的槐花馅,混合着猪油渣那一点点若有若无的荤香,在口腔里形成一种奇妙而满足的滋味。他吃得眼睛都眯了起来,暂时忘却了一切烦恼。

他又掰开一个槐花窝头,杂粮的朴实口感混合着槐花的甜香,虽然粗糙,但越嚼越有味道。蘸一点蒜泥醋汁,咸鲜酸辣更是激发出槐花独特的甘甜。

再尝一口蒸榆钱儿,嫩滑爽口,带着纯粹的草木清香,蘸着蒜泥,格外开胃。榆钱儿窝头则显得更加粗粝朴实,但那淡淡的清香,也让人感受到土地最本真的力量。

吴建军默默地吃着榆钱儿窝头,就着蒜泥和蒸榆钱儿。槐花包子他让给了孩子们。他吃得很慢,似乎也在细细品味着这来自自家院落内外的春日馈赠。脸上的愁容似乎被食物的热气熏得淡了些。

李秀云看着孩子们吃得香甜,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带着一丝欣慰的笑容。她自己也拿起一个槐花窝头,小口吃着。槐花的微甜在舌尖蔓延,但咽下去时,喉咙里似乎还残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那是生活的重压,是看不到头的债务,是丈夫沉默的疲惫。这苦涩,如同榆钱儿本身那淡淡的涩味,混杂在春天的清甜里,无法剥离。

吴普同舔了舔嘴角残留的槐花蜜意,满足地打了个小小的饱嗝。他看着桌上这些来自前院老槐树枝头和院墙外榆树枝头的食物,心里充满了对春天的感激。然而,当他无意中瞥见父亲啃着榆钱儿窝头时,那深锁的眉头和额头上深刻的皱纹,又像一根细小的刺,轻轻扎了他一下。槐花的甜,榆钱儿的清香,灶火的温暖,都如此真实而美好,但它们似乎并不能真正填饱生活的饥饿,也无法融化压在父母心头那座名为“债务”的冰山。这顿来自自家小院的春日盛宴,如同寒夜中的一点星火,温暖而珍贵,却终究无法照亮前路的漫长与未知。他低下头,默默地又拿起半个榆钱儿窝头,小口小口地啃着,舌尖尝到了那混杂在清香里、属于生活的、微涩的底色。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