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秋光里的笔与镰(1/2)
九月的尾巴刚扫过西里村,金黄的秋意便如同打翻了颜料桶,浓墨重彩地泼洒开来。田垄间,沉甸甸的玉米棒子龇着金牙,等待最后的检阅;晒场边,小山似的花生秧垛散发着干燥的草木香;空气中弥漫着新翻泥土的气息和庄稼成熟的芬芳。西里村小学里,也弥漫着一种躁动不安的气息。孩子们的心思,早已随着窗外金黄的田野,飞向了即将到来的繁忙与“自由”。
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的铃声,像是解放的信号,让教室里的空气都微微震颤。然而,讲台上林雪老师那双清亮而沉稳的眼睛,让蠢蠢欲动的孩子们暂时按捺住了。
“同学们,”林老师的声音在略显嘈杂的教室里响起,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先安静一下,有重要通知。”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望向她,带着探询和期待。
林老师环视一周,脸上露出一丝理解的笑意,但语气却很郑重:“学校决定,从明天开始,放秋收假。”
“哇——!”短暂的寂静后,教室里猛地爆发出巨大的、难以抑制的欢呼声!张二胖兴奋地差点从凳子上跳起来,和旁边的男生用力击掌;几个平时就坐不住的男孩已经开始偷偷收拾书包;连王小军的脸上也露出了轻松的笑容。秋收假!意味着整整一个月不用早起赶七点半到校,不用端坐在教室里,意味着可以在广袤的田野里奔跑,帮着家里干活(虽然累,但比读书自由),或者只是躺在高高的谷草垛上晒太阳……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仅次于寒暑假的重大节日。
吴普同的心也跟着雀跃起来。他想起了去年秋假帮家里收红薯、擦薯片、挖地窖的场景,虽然辛苦,但充满了野趣和收获的满足。他下意识地摸了摸书包里那本淡蓝色的日记本,心想:放假了,是不是也能写点不一样的东西?比如在田野里看到的野兔,或者和小伙伴在麦垛里掏洞……
然而,林老师接下来的话,像一盆恰到好处的冷水,精准地浇在了刚刚燃起的兴奋火焰上。
“放假不等于放羊。”林老师的声音提高了些许,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扫过那些因兴奋而涨红的脸庞,“秋收农忙,我知道大家都要回去帮家里干活,这是应该的。但是,”她刻意停顿了一下,让“但是”的分量沉甸甸地压在每个学生心头,“学习贵在坚持,一天都不能荒废。孙老师以前可能假期不留作业,但我觉得,知识和习惯的养成,需要连贯性。”
底下的欢呼声像被掐断了喉咙,瞬间变成了一片低低的、拖长了调的哀叹和不满的嘀咕。张二胖夸张地趴在了桌子上,用课本盖住了脑袋。王小军的笑容也收敛了,微微皱起了眉头。吴普同刚刚飞向田野的心,猛地一沉,被“作业”两个字硬生生拽了回来。他下意识地攥紧了书包带子,那本日记本带来的轻松感荡然无存。
林老师仿佛早已预料到这种反应,神情没有丝毫动摇。她从容地从讲台抽屉里拿出几页油印纸,纸张粗糙,散发着淡淡的油墨味。“所以,我给大家布置一点假期作业,不多,但要认真完成。”
她开始分发作业纸。吴普同拿到手里,纸张边缘有些毛糙,墨迹在粗糙的纸面上微微洇开。他低头看去:
**语文作业:**
1.抄写并背诵课本第5课《秋天》全文。
2.**观察日记:**观察一种你家里或地里正在收获的庄稼(如玉米、花生、红薯等),写一篇观察日记(写在你的日记本上,返校后交)。要求:写出它的样子(颜色、形状、大小),它是怎么收获的?你参与了什么?看到丰收,你心里想到了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