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凡人吴普同 > 第11章 笔尖下的战场

第11章 笔尖下的战场(1/2)

目录

西里村的深秋,寒意渐浓。清晨的霜冻越来越厚,屋檐下挂起了细小的冰凌。但在四年级一班的教室里,气氛却比任何时候都要炽热。无形的硝烟弥漫在空气中,那是笔尖摩擦纸张的沙沙声,是书页快速翻动的哗啦声,是遇到难题时压抑的叹息声,是偶尔小声讨论的低语声。选拔考试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走了课间所有的嬉闹和闲谈。

吴普同的生活彻底变了节奏。七点半的早读,他不再是勉强应付,而是扯开嗓子,力求把每一个字音读准、读响,仿佛声音越大,知识就越能刻进脑子里。课堂上,他瞪圆了眼睛,紧盯着林老师的板书和嘴唇,生怕漏掉一个字、一个公式。以往觉得枯燥的笔记,此刻变得无比珍贵,他反复誊抄、背诵。那本淡蓝色的日记本被暂时束之高阁,取而代之的是写满了公式、词语解释和重点段落的草稿纸。

放学回家的路上,他和王小军讨论的不再是蚂蚱蛐蛐,而是“追及问题”的不同解法,是“趵突泉”里描写小泉眼的那几个精妙比喻。回到家里,昏黄的15瓦灯泡下,他匆匆扒完饭,就立刻趴到炕桌上。弟弟家宝玩糖纸的窸窣声,妹妹小梅写作业的沙沙声,父母低声商量家务的絮语,都成了他需要努力屏蔽的背景噪音。

“同同,这么用功啊?”李秀云端着一碗热水进来,看着儿子在油灯下紧锁眉头的样子,有些心疼,也有些欣慰,“喝口水,歇歇眼。”

“嗯,妈,我不累。”吴普同头也不抬,笔尖在数学练习册上飞快地演算着。一道关于“水池同时进水排水”的应用题已经卡了他快半个小时。他感觉自己的脑子像一团浆糊,那些“进水管”、“出水管”、“单位时间流量”的数字在眼前跳来跳去,就是理不清关系。烦躁像小虫子一样啃噬着他的耐心。他忍不住把铅笔重重地拍在桌上,发出一声闷响。

“怎么了?题太难了?”李秀云关切地问。

“嗯……”吴普同闷闷地应了一声,抓了抓头发。

“要不要……叫你爹问问隔壁赵老师?”李秀云试探着问。赵老师是村里的老民办教师,有点学问。

“不用!”吴普同立刻拒绝,带着一种近乎固执的自尊,“我自己能行!”他重新拿起铅笔,深吸一口气,再次投入到那堆让他头疼的数字中去。他不想麻烦别人,更不想在选拔前就露怯。

夜深了,油灯的火苗跳跃着,将吴普同伏案的身影投在糊着旧报纸的土墙上,显得格外瘦小又倔强。困意像潮水般袭来,眼皮沉重得几乎抬不起来。他用力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疼痛带来短暂的清醒。他瞥了一眼炕角,家宝早已睡得香甜,手里还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糖纸。吴普同的心头掠过一丝羡慕,随即又被更强烈的紧迫感取代。他甩甩头,继续与那些刁钻的题目搏斗。这个冬天,他书桌的抽屉深处,那几张崭新的克赛扑克,一直静静地躺着,再也没有被拿出来过。

时间在紧张的复习中飞快流逝。终于,选拔考试的日子到了。

周五的清晨,天空阴沉沉的,铅灰色的云层低垂,仿佛也感受到了教室里的凝重气氛。吴普同很早就醒了,心脏在胸腔里不安分地跳动着,像揣了只小兔子。他强迫自己吃了半个窝头,味同嚼蜡。走进教室时,他看到课桌已经被拉开了距离,黑板上用粉笔写着大大的“沉着冷静,认真答题”。

林老师抱着密封的试卷走了进来,神情比平时更加严肃。教室里静得可怕,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张二胖坐在后排,脸色有些发白,不停地搓着手。王小军则坐得笔直,眼神平静而专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