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法则共鸣,旧龙新吟.(2/2)
“这……!”负责监控的将领目瞪口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秦武深吸一口气,眼中爆发出狂热的光芒:“陛下神威!”
无需舰队,无需战士,相隔无尽星空,只是轻轻一握,便让数十个让玄朝精锐侦察队都感到棘手的敌方单位灰飞烟灭!这是何等境界?这是何等手段?
这不仅仅是力量的展示,更是层面的碾压!意味着李璟在法则的理解与运用上,已经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高度,足以对寂灭军团的基础单位形成降维打击!
玄舟上下,先是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帝王的强大,就是整个玄朝最大的底气!
李璟收回了手,仿佛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看向张正清和秦武:“朝会,一个时辰后,朝天殿。”
“臣等遵旨!”张正清、秦武躬身领命。
一个时辰后,修缮一新、更显庄严宏伟的朝天殿内,文武百官分立两侧,气氛肃穆。所有在玄舟的重要官员、军团统帅、研究首脑尽数到场。
李璟高坐于九龙宝座之上,周身气息内敛,却无人敢直视其目光。
张正清首先出列,简要汇报了李璟闭关这些年来,玄朝在内政、科技、星域开拓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吸纳洛渊遗民、启动“心象玄明计划”的情况。
秦武则重点汇报了军力发展、边境形势,以及近期与寂灭军团“耳目”的接触与交锋,并呈上了关于“寂灭之眼”的初步分析报告。
李璟静静听着,未置一词,直到两人汇报完毕。
“众卿之功,朕已知晓。”李璟缓缓开口,声音在大殿中回荡,“玄朝能有今日,皆赖诸位同心协力。”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众人:“然,居安思危。寂灭之患,非比寻常。此非一族一国之争,乃道争,存亡之争。”
他抬起手,指尖一缕幽光浮现,那幽光之中,仿佛有无数细小的灰色符文在生灭,正是被提炼出的、最精纯的寂灭气息。
“此力,旨在归无,否定存在。寻常之法,难伤其根本。”李璟指尖微动,那缕寂灭气息被轻易捏碎,化为虚无,“然,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万物相生相克,寂灭亦非无解。”
“朕闭关有所得,于诡道之上,更进一步。窃运之道,非止于夺,更在于‘定’与‘革’。夺其运,定我序,革旧立新。”
他的目光落在陈枭身上:“陈卿。”
“臣在。”陈枭出列躬身。
“你于洛渊所得之心象法门,与诡道颇有互补之妙。你自身融合,亦初见成效。此乃机缘,亦是你之造化。朕命你,继续深化此道,协助天工,尽快将心象之力,化为我玄朝将士皆可用的破敌利器。”
“臣,领旨!”陈枭沉声应道。
“天工先生。”
“老臣在。”天工先生出列。
“枢机阁当全力投入,以诡道为基,心象为用,国运为柴,研制可对抗乃至反制寂灭法则之器。朕予你调动玄朝一切资源之权。”
“老臣,定不负陛下所托!”天工先生激动得声音发颤。
接着,李璟又对军政各方进行了一系列部署,其思路清晰,眼光长远,直指寂灭威胁的核心。他显然并非刚刚出关,而是早已通过某种方式,对玄朝内外情况了如指掌。
最后,他站起身,目光如炬,望向殿外无垠星空。
“寂灭虽凶,亦是我玄朝磨刀之石。它们欲要归无,朕便要以这玄朝亿万里江山,无穷国运,证我诡道,永存不灭!”
“传朕旨意:玄朝,进入‘狩寂’时代!凡我玄朝子民,当同心戮力,外御其侮,内修其德!待朕率尔等,踏破寂灭之源,让这星海,皆闻我玄朝之名!”
“陛下圣明!玄朝永昌!”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自朝天殿起,席卷整个玄舟,昭示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旧的威胁(如玄天门)已成为过去,新的、更可怕的敌人已经出现,但在重掌舵舵的诡帝李璟带领下,这艘名为玄朝的巨舰,已调整好航向,义无反顾地驶向了更加波澜壮阔、也更加危险莫测的星海深处。
旧龙已吟,新章已谱。狩寂之途,自此而始。
(第一百一十四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