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2/2)
属下亲眼所见,千真万确!
士兵刚禀报完,一块令牌就抛了过来。他手忙脚乱地接住,令牌在掌心跳了几下才握稳。
持我令牌,速调五百禁军,把那些村民安置到城外军营!
辛胜快速下令。这已是他能调动的最大兵力。
遵命!
士兵不敢耽搁。辛胜大步向外走去。此事非同小可,不是他能遮掩的。天降巨石刻字?实在蹊跷!
他决定立即禀报上将军。
甚至要联系武安君!
这个字直指武安君。武将们或许觉得蹊跷,可一旦传开,那些文官必定借题发挥!
............
与此同时,淳府内。
淳初遇害才三日,尚未下葬。白幡飘荡,孝服人影穿梭其间。
后堂不似前厅灯火通明,只有几支蜡烛在寒风中摇曳。一道黑影随烛光晃动。
忽然。
脚步声响起。
事情办妥了?
黑暗里响起嘶哑的嗓音,正是淳于越在说话。
脚步声忽然停住,火折子擦亮的瞬间,火油被点燃,昏黄的光晕渐渐驱散厅堂里的黑暗。
周青尘的身影在火光中显现。
淳于越随意坐在石阶上,灼热的目光紧紧锁住周青尘。
天降陨石,这是夺取武安君兵权的最后一步棋。
不容有失!
周青尘被这目光烫得心头一紧,连忙躬身行礼。
禀大人!
所有知情者都已处理妥当,绝不会走漏风声。
周青尘沉声汇报,往日的书卷气早已褪去,眉宇间尽是肃杀之气。
很好。
淳于越微微颔首,嘴角抽动。若在往日,他定会放声大笑,如今却连扯动嘴角都觉费力。
只是......周青尘迟疑道:夜间行事虽能掩人耳目,却也阻碍消息传播。属下来时,已见守城将士出城。
南岗村不过五十余户,恐怕......
这正是周青尘不解之处。消息传不出去,这番布置又有何用?
但淳于越只是发出沙哑的冷笑,在寂静的厅堂里显得格外阴森。
............
亡秦者武——
你真当是说给百姓听的?即便满城皆知又如何?事不关己,谁会冒险宣扬?
这最后一步,关键不在百姓。
而在朝堂诸公,在那位公子!
这些时日,你以为文官们对武安君当真毫无怨言?
他们只是敢怒不敢言!朝堂殴打扶苏公子,当殿斩杀我孙,陈麟的所作所为,早已令百官寝食难安!
莫说寻常臣子,便是左相右相知晓此事,纵不与陈麟反目,心中也必生芥蒂。他们虽与陈麟同党,终究要以秦国为重。
天降异象乃上天示警,谁敢拿身家性命作赌?唯有静观其变!
如此便够了。陈麟羽翼渐折,肯为他赌上性命者能有几何?
这些尚在其次。最重要的是——
扶苏公子与陈麟,早已心生嫌隙!
说来......
初儿之死......
反倒让公子对陈麟愈发不满。虽成全了大父的计划,可大父宁愿......宁愿不要这样的成全啊......
淳于越仰起布满皱纹的脸,浑浊的泪水顺着脸颊滚落。
周青尘静立一旁,默然不语。此刻他终于明白:
亡秦者武从不是要借百姓之口传播。
真正的杀招,在于扶苏公子,在于满朝文武!
这一夜,堪称致命一击!
武安君终究无法超越皇权!
...................
夜色未央,咸阳城内暗流涌动。消息如野火般在朝臣间蔓延,待到寅时,俯瞰整座城池,可见诸多府邸早已灯火通明。
百姓虽被蒙在鼓里,但官吏们心知肚明。纵使对陈麟恨之入骨,众人却默契地三缄其口——若被武安君顺藤查出,以他的手段,必无活路!
武安君府内。
陈麟披衣踏入正堂,目光扫过焦躁踱步的三人。
上将军、大将军、国尉大人。
深夜来访?
莫非出了大事?
他直言相询。此刻四更将至,若非十万火急,谁愿扰人清梦?可三人投来的目光竟带着忧虑,这让陈麟愈发不解。
先生!
王翦见他神色困惑,急忙上前解释。
片刻后。
陈麟眉峰微挑。
难怪。
难怪这三位重臣夤夜联袂而至。此等关头敢登门示警,饶是陈麟也不禁动容。
亡秦者武四字,无论真假,都足以令任何君王起杀心。而这三人竟甘冒风险前来,全然不顾引火烧身!
陈麟暗自思忖:史书所载本是亡秦者胡,始皇闻讯便挥师北伐匈奴。如今历史偏移,谶语竟变作亡秦者武?
他冷笑落座,抬眼望向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