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 > 第108章 宝船龙骨镇风浪 实学算术服众儒

第108章 宝船龙骨镇风浪 实学算术服众儒(2/2)

目录

赵伯爵被两人说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冷哼一声:“嘴皮子再利索,也得看船能不能下水、能不能出海!别最后造了个中看不中用的玩意儿,白费力气!”说罢,拂袖而去。

林奇与王景弘对视一眼,都明白这只是改革路上的小波折,真正的阻力还在后面。他们收回目光,继续盯着工匠们调整龙骨,每一个细节都不敢怠慢——这艘船,不仅是一艘贸易船,更是大明走向远洋的希望。

实学院,算学小考显真章

几乎同一时间,京师西郊的实学试点书院里,一场特殊的小考正在进行。考场内没有四书五经的默写,也没有诗词歌赋的创作,考卷上全是算学与格物题:“已知粮仓为圆柱形,底面半径三尺,高五尺,求粮仓可容粟米多少石?”“设计一个能吊起两百斤重物的滑轮组,画出结构图并说明省力原理”。

众生徒神态各异:原官学出身的生员们大多皱着眉,握着笔迟迟不下手——他们习惯了“之乎者也”,对这些需要计算、画图的题目十分陌生;而匠户、小吏子弟则下笔流畅,尤其是在画滑轮组、算粮仓容积时,脸上带着胸有成竹的神情,显然在家中接触过类似的实务。

半月后,考核结果张榜公布。榜单前列几乎被匠户子弟包揽,一位名叫李铁蛋的铁匠之子,算学和格物都得了满分;而官学出身的生员中,最好的也只排到第二十三名。

这下,官学生员们炸开了锅。有人红着脸抱怨:“凭什么让匠籍之子压过我们?这些算学、格物,都是下等人做的事,学了有什么用?科举又不考!”有人甚至质疑:“肯定是林尚书偏袒匠户子弟,改卷的时候故意给高分!”

流言蜚语很快传到书院外,连国子监的博士们也趁机发难,说实学院“本末倒置”“教出的不是学子,是匠人”。书院山长急得团团转,赶紧把情况上报给东宫。

朱标召来林奇,面色凝重地说起舆情。林奇却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两份考卷,递给朱标:“殿下请看这份官学生员的考卷,他写的‘粮仓容积计算’,只知用‘底面积乘高’,却忘了粟米的‘容重’,算出来的结果比实际多了三成;再看这份匠户子弟的考卷,不仅步骤清晰,还特意注明‘潮湿粟米容重需减一成’,考虑到了实际情况。”

他指着考卷,语气坚定:“治国需要的是能办实事的人。若连粮仓装多少米、水车怎么省力都算不清楚,就算能写出华丽的文章,又怎么能管好地方、修好水利?这次小考,正好看出实学的价值——让学子们学有用的知识,将来能为朝廷解决实际问题。些许非议,只是暂时的。”

朱标看着两份考卷,若有所思。片刻后,他眼睛一亮:“先生说得对!不过,舆情也不能不管。下月父皇寿辰,各国使节会来朝贺,到时候会展示大明的物产与技艺。孤可以安排实学院的生员,参与粮仓盘点、器械演示的辅助工作,让他们用算学、格物的本事解决实际问题。一来能让生员学以致用,二来也能让使节、大臣们看看,实学培养的不是‘匠人’,是能做事的人才!”

林奇眼中闪过赞许:“殿下此计甚妙!这不仅是为实学院正名,更是向天下人展示新政的价值!”

一场在万国来朝盛会上的亮相,成了实学院证明自己的关键机会。而龙江船厂的新船,也在敲打声中一天天完善。大明的改革之路,虽仍有暗流涌动,却已朝着更坚实、更广阔的方向,稳步前行。

(第108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