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篇·气血了,三高退了:三位普通人用老祖宗的智慧改写健康账单(1/2)
引子:别让\"三高\"熬成\"老病根\"
中医常说\"气血为纲,脏腑为目\",意思是气血通顺了,五脏六腑才能各司其职。可现在不少人,年纪轻轻就被高血压、高血脂缠上,说到底,都是气血运行出了岔子。有人靠猛药硬压,结果越压越虚;有人求偏方神药,花了冤枉钱还耽误事。但50岁的刘工程师、66岁的董老、50岁的钱阿姨,却用最朴素的方式——快走、太极、广场舞,把\"三高\"治服了。他们的故事里藏着中医\"治未病\"的大智慧:不是和身体较劲,而是顺着气血的性子,让它重新活起来。
一、刘工程师的\"快走药方\":每天万步,走出\"痰湿体质\"的困局
\"刘工,你这舌苔厚得像刷了层浆糊,典型的痰湿壅盛啊。\"中医诊室里,王大夫的话让刘工程师心里一沉。50岁的他是设计院的骨干,常年趴在图纸上,肚子像揣了个皮球,体检报告上血压150\/95hg,甘油三酯高出正常值一倍。
\"我这高血压、高血脂,是不是得吃一辈子药?\"他捏着体检单,指节都白了。父亲就是因为脑溢血走的,这个阴影在他心里盘桓了十几年。
王大夫却指着窗外:\"你先别急着吃药,试试每天走一万步。《黄帝内经》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你这毛病,是坐出来的'瘀'。快走能生'阳',阳气足了,痰湿自化。\"
刚开始,刘工程师走200米就喘得厉害,腿像灌了铅。他想起王大夫的话:\"走的时候脚跟先落地,像踩掉鞋上的水,这叫'敦踵法',能刺激肾经,帮着排水湿。\"他就这么一步一挪,从每天3000步开始,慢慢加到5000步、8000步。
3个月后复诊,刘工程师的皮带松了两个扣,血压降到135\/85hg,甘油三酯也回到正常范围。更神奇的是,以前早上起来总觉得头沉,现在六点就醒,神清气爽。
\"这可不是简单的走路。\"王大夫给他分析,\"你看,快走时气血往下走,能把淤积在头部的'火'引到脚下,这叫'引火归元',血压自然就稳了。而且你走的时候甩胳膊,正好活动了手太阴肺经,肺主气,气行则血行,血脂哪还有堆积的道理?\"
中医讲\"脾主四肢\",四肢动起来,脾的运化功能就强了。刘工程师现在每天下班,都会绕着小区走两圈,口袋里揣着个山楂丸——王大夫说这叫\"助运化\",配合快走,就像给气血运行加了个\"助推器\"。他翻出最近的体检报告,笑着说:\"以前觉得中医慢,没想到这'迈开腿'的方子,比啥药都见效。\"
二、董老的太极\"松筋术\":云手转腰,转出\"肝气郁结\"的死结
66岁的董老打太极时,手腕转得像行云流水,谁也看不出他曾是个\"药罐子\"。五年前,他的血压忽高忽低,最高时170\/100hg,吃三种降压药都压不住,头胀得像要炸开。
\"你这是肝气郁结,气血堵在胸口了。\"老中医摸完脉,让他试试太极拳的云手。\"太极讲究'松则通,紧则滞',你老爱琢磨事,气都憋在肝里,血压能不窜吗?\"
董老起初不信:\"我这老胳膊老腿,还能练出花来?\"但第一次跟着公园师傅练云手,转腰时突然\"嗝\"地一声,胸口像卸了块石头,舒服得他直咂嘴。
他就这么迷上了太极,每天天不亮就去公园。云手要\"以腰为轴,带动四肢\",刚开始转两圈就头晕,师傅说:\"你这是'气浮',呼吸要像闻花香,吸到丹田,呼的时候想着把浊气从脚底排出去。\"
三个月后,董老的血压稳定在140\/90hg,降压药减到了一种。最神奇的是,以前他总觉得肩膀像压着担子,现在练\"野马分鬃\",手臂一伸一收,肩胛骨缝里像有股暖流在窜。
\"这太极啊,是给气血找通路的。\"董老现在能讲得头头是道,\"云手转腰,是松肝经;野马分鬃开肩,是通肺经。肝主疏泄,肺主宣发,这俩经通了,血脂、血压哪有不降的理?\"
有次社区义诊,西医量完他的血压,好奇地问:\"大爷,您这血管弹性,比年轻人还好。\"董老举着胳膊比划:\"秘密就在这'圆活'里,中医说'通则不痛',气血通了,啥毛病都进不来。\"
三、钱阿姨的广场舞\"疏肝操\":跟着鼓点跳,跳出\"气滞血瘀\"的阴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