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篇·社区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1/2)
本研究以某市3个城市社区及2个乡镇社区的45-75岁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横断面调查法探究该群体高血脂症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采用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生活习惯及中医体质类型,结合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测获取生理指标,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危险因素。结果显示,共调查1286名中老年人,高血脂症患病率为42.3%,其中城市社区患病率48.6%,乡镇社区32.1%;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60岁、超重\/肥胖(bI≥24)、腹部脂肪堆积(男性腰围≥90\/女性≥85)、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每周运动<150分钟)、长期熬夜(每日睡眠<6小时)、中医痰湿体质是高血脂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研究提示,社区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较高,需结合中西医理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疾病风险。
关键词
社区中老年人;高血脂症;患病率;危险因素;横断面调查;中医体质
一、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及居民生活方式转变,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高血脂症作为代谢综合征的核心组分,其特征为血液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显示,我国45岁以上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已超35%,但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不足30%,社区作为中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基层单元,其人群血脂异常状况尚未得到充分关注。
从医学理论维度看,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情绪应激、睡眠障碍等心理因素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影响脂质代谢;中医理论则将高血脂症归为“痰浊”“血瘀”“膏粱厚味”范畴,认为体质偏颇(如痰湿体质)、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关键病机。然而,目前多数研究仅聚焦西医视角下的生理危险因素,缺乏中西医理论结合的多维度分析,且针对社区人群的大样本横断面调查数据较为匮乏。
基于此,本研究以社区中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横断面调查明确其高血脂症患病率,结合现代心理学、中医体质理论及西医流行病学方法,系统分析疾病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社区层面的中西医结合健康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于2023年3月-9月选取某市3个城市社区(和平社区、朝阳社区、东风社区)及2个乡镇社区(青山镇社区、绿水镇社区)作为调查现场。纳入标准:(1)年龄45-75岁;(2)在该社区居住≥1年;(3)意识清晰,能配合完成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4)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急性感染、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可能影响脂质代谢的疾病;(2)近3个月内服用降脂药物、糖皮质激素等药物;(3)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患者;(4)拒绝参与调查者。
最终共纳入1286名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82人(45.2%),女性704人(54.8%);城市社区723人(56.2%),乡镇社区563人(43.8%);年龄45-59岁621人(48.3%),60-75岁665人(51.7%)。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面对面访谈方式填写《社区中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
(1)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职业(退休、农民、在职、无业)、家庭月收入(<3)。
按性别划分:男性582人中患病256人,患病率44.0%;女性704人中患病288人,患病率40.9%,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5,p=0.264)。
按年龄划分:45-59岁组621人中患病235人,患病率37.8%;60-75岁组665人中患病309人,患病率46.5%,60-75岁组患病率显着高于45-59岁组(x2=10.32,p=0.001)。
(二)高血脂症患者与非患者的单因素分析
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血脂症组(544人)与非高血脂症组(742人),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如下:
1.基本信息:年龄≥60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家庭月收入<3);
(3)睡眠:每日睡眠时间<6小时、经常熬夜(每周≥3次)、存在入睡困难的人群,患病率更高(p<0.05);
(4)吸烟饮酒:吸烟年限≥10年、每日吸烟≥10支、每周饮酒≥3次、每次饮酒≥50g(白酒)的人群,患病率显着升高(p<0.05)。
3.心理状态:高血脂症组中焦虑(SAS≥50分)发生率为28.3%(154\/544),抑郁(SdS≥53分)发生率为25.2%(137\/544);非高血脂症组焦虑发生率15.1%(112\/742),抑郁发生率12.8%(95\/7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4.中医体质:高血脂症组中痰湿质人群占比38.2%(208\/544),显着高于非高血脂症组的12.5%(93\/742)(x2=102.45,p<0.001);其他体质类型(如阳虚质、气郁质)与高血脂症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
5.生理指标:高血脂症组的b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水平均显着高于非高血脂症组(p<0.001),具体数据见表1(注:原文要求无表格,此处以文字描述:高血脂症组bI为(26.3±3.1)kg\/2,非高血脂症组为(23.5±2.8)kg\/2;高血脂症组腰围男性为(92.5±5.3)、女性为(87.2±4.8),非高血脂症组男性为(85.3±4.9)、女性为(80.1±4.5);高血脂症组收缩压为(142.3±15.6)hg,非高血脂症组为(130.5±14.2)hg;高血脂症组空腹血糖为(6.5±1.2)ol\/L,非高血脂症组为(5.6±0.8)ol\/L)。
(三)社区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患高血脂症为因变量(1=是,0=否),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赋值见表2,注:原文要求无表格,此处以文字描述:年龄:0=45-59岁,1=60-75岁;bI:0=<24,1=≥24;腰围:0=男性<90\/女性<85,1=男性≥90\/女性≥85;每日油脂摄入:0=<30g,1=≥30g;每周运动:0=≥150分钟,1=<150分钟;每日睡眠:0=≥6小时,1=<6小时;焦虑:0=SAS<50分,1=SAS≥50分;抑郁:0=SdS<53分,1=SdS≥53分;中医体质:0=非痰湿质,1=痰湿质;吸烟:0=不吸烟\/吸烟年限<10年,1=吸烟年限≥10年;饮酒:0=不饮酒\/每周<3次,1=每周≥3次),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年龄≥60岁、bI≥24、腰围超标(男性≥90\/女性≥85)、每日油脂摄入≥30g、每周运动<150分钟、每日睡眠<6小时、痰湿体质是社区中老年人群患高血脂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具体回归系数及oR值见表3(注:原文要求无表格,此处以文字描述:年龄≥60岁:oR=1.58,95%cI=1.23-2.03,p=0.001;bI≥24:oR=2.13,95%cI=1.68-2.71,p<0.001;腰围超标:oR=1.87,95%cI=1.45-2.41,p<0.001;每日油脂摄入≥30g:oR=1.42,95%cI=1.12-1.80,p=0.004;每周运动<150分钟:oR=1.65,95%cI=1.29-2.12,p<0.001;每日睡眠<6小时:oR=1.38,95%cI=1.09-1.75,p=0.008;痰湿体质:oR=2.56,95%cI=1.98-3.31,p<0.001)。
(四)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1:城市社区痰湿体质老年女性的高血脂症
患者张女士,68岁,居住于某市和平社区,退休教师,身高158,体重72kg,bI=28.8kg\/2(肥胖),腰围89(超标)。因“反复头晕3个月”就诊,实验室检测显示:tc=6.8ol\/L,tG=2.3ol\/L,LdL-c=4.5ol\/L,hdL-c=0.9ol\/L,确诊为高血脂症;空腹血糖=7.2ol\/L,收缩压=150hg,合并糖尿病前期与高血压。
问卷调查显示:张女士每日油脂摄入量约40g,喜爱甜食(每周食用蛋糕、含糖饮料≥6次),每日蔬菜水果摄入量不足300g;退休后几乎不运动,每日久坐时间≥8小时(以看电视、玩智能手机为主);近5年因子女定居国外,常感到孤独,存在入睡困难,每日睡眠时间仅5-5.5小时,SAS评分56分(焦虑),SdS评分52分(临界抑郁);中医体质辨识为典型痰湿质,自述平时易疲倦、肢体沉重、大便黏滞不爽。
进一步了解发现,张女士退休前因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常以快餐为主;退休后社交减少,情绪低落,通过进食甜食缓解压力,逐渐形成“情绪性进食”习惯。从中医角度看,其长期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聚而成痰,痰湿阻滞血脉,影响脂质代谢;从心理学角度看,孤独感与焦虑情绪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促使皮质醇分泌增加,进而促进脂肪合成与沉积,尤其在腹部堆积,形成“向心性肥胖”,加重血脂异常。
案例2:乡镇社区缺乏运动中年男性的高血脂症
患者王先生,55岁,居住于某市青山镇社区,农民,身高172,体重85kg,bI=28.7kg\/2(肥胖),腰围95(超标)。年度社区体检时发现:tc=5.9ol\/L,tG=2.8ol\/L,LdL-c=3.8ol\/L,hdL-c=1.0ol\/L,确诊为高血脂症;血压、血糖正常,无其他慢性病史。
问卷调查显示:王先生每日油脂摄入量约35g,饮食以主食(米饭、馒头)和肉类为主,蔬菜水果摄入较少;因近年农业机械化普及,田间体力劳动减少,每日运动时间不足30分钟,业余时间以打麻将、看电视为主;吸烟20年,每日吸烟15-20支,每周饮酒3-4次,每次饮用白酒约100g;睡眠质量尚可(每日睡眠7-8小时),无明显焦虑抑郁情绪;中医体质辨识为痰湿质兼血瘀质,自述偶尔有胸闷、肢体麻木症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