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新的目标:“日晖”初现(2/2)
莫里斯和勒克莱尔立刻展开行动,逻辑清晰:
1.来源分析:排查皮埃尔近期接触的所有书籍、报刊,尤其是其私人物品和办公室。
2.内容分析:对电文进行高频词、低频词分析,寻找可能指向特定书籍的pattern。
3.交叉验证:尝试用可疑书籍作为密码本进行解密,验证产出信息是否具有逻辑性。
4.风险控制:此项工作必须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一旦被日方或维希分子察觉,不仅线索中断,相关人员也将面临极大危险。
经过紧张排查,勒克莱尔在皮埃尔公寓床头柜发现了一本看似普通的、近期在上海再版的英文畅销小说——雷蒙德·钱德勒的《长眠不醒》。书页间没有任何标记。但莫里斯注意到,书脊的磨损程度与出版时间不符,且其中几页有极细微的、几乎无法察觉的指甲印痕。他们尝试用此书作为密码本,对应电文中的数字…
几小时后,一段简短却令人震惊的明文被破译出来:
“风计划确认关联‘日晖’。目标:租界能源及战略仓库。启动时间:珍珠港事件后四十八小时内。最高优先级。”
房间内一片死寂。“日晖”(Sunshe)——一个全新的、更具体、更迫在眉睫的威胁代号出现了!它不再是一个模糊的魅影,而是直接指向了日军意图全面接管甚至破坏法租界核心设施的具体行动计划!而且,其启动竟与遥远的“珍珠港”事件直接挂钩(尽管此时,珍珠港事件刚刚发生,消息尚未完全传开)!
“珍珠港…事件?”勒克莱尔喃喃道,脸色骤变。他们刚刚破译的情报,预示了一场即将席卷全球的更大风暴,而上海法租界,将是这场风暴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之一。
就在这时,窗外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异常密集且尖锐的防空警报声!这声音不同于以往的演习,凄厉、持久,充满了末日降临的真实感!几乎同时,办公室的电话刺耳地响起。秘书惊慌的声音传来:“总领事阁下!刚收到广播消息!日本人…日本人偷袭了珍珠港!美国…美国对日宣战了!”
破译的情报,在几分钟内就被残酷地验证了。
杜邦手中的铅笔“啪”一声折断。他猛地站起身,走到窗前。远处的警报声仍在呼啸,如同为旧时代奏响的挽歌。
皮埃尔·劳伦特的谋杀案,瞬间从一桩需要调查的外交丑闻或内部阴谋,升级为一场全球性战争中微小却关键的一环。他的死,是为了掩盖“日晖”计划,为了给日本全面占领上海租界扫清障碍、制造混乱。
“四十八小时…”杜邦的声音沙哑而冰冷,仿佛不是他自己的声音,“勒克莱尔,我们没有时间悲伤了。‘日晖’…我们必须知道它的全部细节。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阻止它,或者…准备好面对它。”
个人的谋杀案已被卷入历史的巨大齿轮。他们的战场,不再仅仅是领事馆的花园,而是整个上海,乃至整个太平洋战争的序幕。新的目标,已在血与火的警报声中,狰狞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