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暗流再涌(1/2)
日子像书页般平稳地翻过。林晚的生活逐渐被规律填满,围绕着林晓的康复建立起一种近乎固化的、却令人心安的节奏。清晨的营养粥,上午的康复训练,午后的阅读时光,傍晚的短暂散步……琐碎的日常如同细密的针脚,将破碎的生活一点点缝合。
林晓的状态在稳定中透着微光。她说话的句子变长了,逻辑也清晰不少,偶尔甚至会因为动画片里一个滑稽的情节,发出短暂而清脆的笑声。那笑声像投入寂静湖面的石子,在林晚心中漾开一圈圈欣慰的涟漪。记忆的壁垒依然坚固,但林晚不再焦虑。她相信,时间是最好的良药,而陪伴,是唯一的药引。
她甚至开始尝试重新接触外界。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为林晓申请了居家康复的后续支持服务,偶尔也会在天气晴好的下午,推着妹妹去附近的公园,看孩子们追逐嬉闹,看老人们下棋聊天。她们像两株经历过严冬的植物,在春日暖阳下,小心翼翼地舒展着蜷缩已久的叶片。
然而,平静的水面之下,总有暗流涌动。
这天下午,林晚推着林晓从公园回来,在小区门口的信箱里,发现了一个没有寄件人信息的牛皮纸文件袋。很薄,捏在手里几乎感觉不到什么分量。
她的心下意识地紧了一下。自从江离案宣判后,各种媒体采访、甚至一些不明目的的骚扰都曾试图接近她们,都被她或雷锐挡了回去。这个匿名信件,带着一种不祥的预感。
她没有立刻拆开,只是面色如常地将文件袋塞进随身携带的布包里,继续推着林晓往家走。直到将妹妹安顿好,看着她靠在沙发上慢慢翻看绘本,林晚才拿着那个文件袋,走进了自己的房间,反手锁上了门。
深吸一口气,她撕开了封口。
里面没有信纸,没有威胁的话语,只有一张照片。
照片的像素不高,像是在某个光线昏暗的停车场用长焦镜头偷拍的。画面里是两个人正在交谈的背影。其中一个背影,林晚只看了一眼,心脏就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那是江离!虽然他穿着普通的夹克,低着头,但那身形和侧脸的轮廓,她绝不会认错!
而另一个与他交谈的人,穿着深色的风衣,身材高瘦,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侧后影,完全无法辨认身份。
照片的背景也很模糊,只能隐约看到一些车辆和水泥柱,像是某个地下停车场。照片的右下角,有一个极其细微的、手写的日期——那是在江离被正式批捕之前大概半个月!
那个时候,他明明应该处于警方的严密监控和调查之下!他怎么会出现在那里?在和谁见面?
一股寒意顺着林晚的脊椎急速爬升。她拿着照片的手微微颤抖。江离的背后,果然还有别人!这张照片,是警告?是提示?还是另一个陷阱?
她立刻想到了雷锐。但手指在拨号键上悬停片刻,又放下了。她不确定这封匿名信的目的,贸然报警,会不会打草惊蛇?或者,这本身就是一个针对她,甚至是针对警方的试探?
她将照片紧紧捏在手里,指甲几乎要嵌进相纸。刚刚建立起来的平静假象,在这一刻被这张薄薄的照片轻易击碎。原来,风暴从未真正远离,它只是暂时隐匿在阳光照不到的角落,等待着下一次肆虐的时机。
---
几乎在同一时间,张宸的公寓里,也弥漫着一种不同于往日复健的凝重气氛。
他的身体恢复良好,已经可以脱离助行器,进行短距离的慢走。更多的时间,他花在了书桌前那台重新启动的电脑上。并非处理工作,而是整理、复盘自己在私下调查江离案时,搜集到的所有零散信息和数据。
这是一种职业习惯,也是一种无法放下的执念。江离虽然伏法,但案卷中那些未能完全厘清的疑点,尤其是那份牵扯广泛的“名单”,像一根刺,扎在他严谨的法医思维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