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结丹的邀请(2/2)
青岚宗,早已不仅仅是他踏入仙途的起点,更是他的根基,他的牵挂,他认可的“家”。而樊妙晴……那个清冷如月、却早已在他心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倩影,他无法辜负。
留在苏家,固然前路平坦,资源丰厚,但终究是寄人篱下,是“客卿”。而他的道,是自在由心,是携手同行,是于万丈红尘中,劈开属于自己的长生之路,而非依附于任何一个家族或势力。
思绪电转间,赵小白已然有了决断。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迎上苏星河那充满压迫与期待的眼神,深深一揖。
“苏前辈厚爱,晚辈感激涕零,惶恐至极。”他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前辈所开条件,于任何修士而言皆是梦寐以求之机缘,晚辈亦然。然而……”
他顿了顿,感受到苏星河目光微微一凝,继续道:“然而,晚辈乃青岚宗弟子,受宗门栽培之恩,授业之情,此恩未报,岂敢另投他处?宗门之内,亦有晚辈放不下的师长与……同门。晚辈之道,在于青岚,此心亦系于青岚。”
他微微侧身,看向一旁的苏沐雨,目光中带着坦诚与一丝歉意:“沐雨道友天人之姿,性情爽朗,晚辈心中亦十分敬重与欣赏。能与沐雨道友结为道侣,本是晚辈之幸。然,感情之事,贵在两情相悦,更贵在坦诚相待。晚辈心中……已有所属,实不敢误了沐雨道友的终身。前辈美意,晚辈……只能心领了。”
一番话,不卑不亢,既表达了对苏家的感激与对苏沐雨的尊重,也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与牵挂。
苏星河脸上的笑容缓缓收敛,那双看似浑浊的老眼之中,精光闪烁,一股无形的威压笼罩下来,让丹房内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几分。他沉默地盯着赵小白,许久未曾开口。
赵小白感到周身一紧,如同被无形的山岳压住,但他腰杆挺得笔直,体内九转筑基的灵力悄然运转,神识坚韧,硬生生抗住了这股压力,目光依旧坦然。
半晌,苏星河忽然长长叹了口气,那庞大的威压如潮水般退去。他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复杂之色,有遗憾,有惋惜,也有一丝释然。
“罢了,罢了。”苏星河挥了挥手,“人各有志,不可强求。你既心系宗门,情有独钟,老夫若再强留,反倒落了下乘,枉做恶人。青岚宗……倒是好福气,能得你这般弟子。”
他看向赵小白的目光,欣赏之意并未减少,反而因赵小白的拒绝,更多了几分真正的看重。不因利诱而动摇,不因权势而折腰,坚守本心,明辨取舍,此子道心之坚,远超同侪,未来成就,必不可限量!
“老祖宗……”一旁的苏沐雨此时终于抬起头,脸上并无被拒绝的羞恼与悲伤,反而带着一抹如释重负的轻松笑容,她走到苏星河身边,挽住他的手臂,娇声道:“孙儿早就说过,赵道友非池中之物,岂是咱这小小苏家能留得住的?他自有他的广阔天地要去闯荡。强扭的瓜不甜,您老人家就别为难他了。”
她说着,转向赵小白,明眸之中清澈坦荡,带着一丝戏谑:“赵道友,不必介怀。老祖宗也是爱才心切。你之心意,我早已明了。你我之间,仍是道友,仍是朋友。他日若来东海,记得来我苏家喝杯灵茶便是。”
看着苏沐雨那洒脱的笑容,赵小白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烟消云散,他郑重抱拳:“多谢沐雨道友体谅。此番情谊,小白永志不忘。日后但有所需,只要不违道义,小白定义不容辞。”
苏星河看着眼前这对年轻人,一个坚毅沉稳,一个洒脱明丽,虽无缘成为道侣,却能如此坦荡相处,心中也不由感慨。他点了点头,袖袍一拂,将那枚属于赵小白的结金丹推了回去。
“既如此,这枚结金丹,你便收好。它本就该属于你。”苏星河语气恢复了平和,“你且在我苏家再盘桓几日,稳固一下因炼丹损耗的心神。至于结丹之事,你既有宗门为依仗,老夫也就不越俎代庖了。只盼你他日金丹大成,莫要忘了东海之滨,还有苏家这么一个朋友。”
赵小白接过那枚承载着金丹希望的丹药,心中暖流涌动,再次深深一拜:“前辈之恩,苏家之情,晚辈绝不敢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