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邺城陷落(1/2)
“嗯。”曹操抚须不语,他心中仍不信审荣会为了所谓“百姓”背叛自己的主公和亲叔。但刘骏献此“仁政”之策,他执意水淹,传出去名声确实不好听。而且计成,则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自是最好。
“仲远倒是仁心。”他缓缓点头:“既如此,便依仲远之计。他日审荣真能开门,操必约束将士,不害邺城一人。计不成……”他眼神一厉,“再决漳水不迟!”
他随即下令,将决漳水淹城的消息散布出去,并派精细之人,设法联络城内的审荣。
果不其然,曹军要决水淹城的消息传入邺城,顿时引起一片恐慌。
百姓惶惶不可终日,哀哭声四起。
审配闻讯,暴跳如雷,下令严禁传播谣言,并加强城防,尤其注意漳水方向。
当天晚上,夜色如墨,邺城在黑暗中如同一头沉默的巨兽。
城头火把摇曳,映照着守军士兵疲惫而紧张的脸庞。
审荣披甲按剑,在城墙上巡视。他眉头紧锁,心中天人交战。
白日里,曹营射入城的箭书上,“决漳水,淹邺城”六个字,如烧红的铁石堵在他的心头。
他虽敬重叔父,但也知曹军势大,邺城久守无援。真被水淹,城池被破只在朝夕,满城百姓亦会死伤惨重……
而另一封由敌方密探送入他手中的书信,则承诺他开门献城,可保审家与满城百姓无恙。
一边是叔父审配严令死守,城在人在的死命令;一边是家破人亡及无数军民将被洪水吞噬的惨状。
审荣走到垛口边,望向城外连绵的曹军营火,又回头看向城内死寂的街巷。
他似乎能听到百姓们在睡梦中不安的呓语,能看到孩童惊恐的眼神。
“为政者,守土安民……守土安民……”审荣低声咀嚼着这四个字,嘴角泛起丝丝苦涩。
水淹城破,民何以安啊?
“我该如何是好……”审荣痛苦地捶击着城垛。
这时,一名亲信悄悄靠近,低声道:“将军,城外又有消息传来,曹军已在漳水上游动作频频,怕是……就在这两日了。”
审荣身体微微一颤,闭上眼,深吸了一口凉气:天欲绝我矣!
接下来的两日,邺城上空始终笼罩着绝望的气息。曹军虽未真的决堤,但那悬而未决的威胁,比刀剑更令人恐惧。
城头守军的士气明显低落了许多。
审配察觉军心浮动,亲自日夜巡城,弹压不稳,在斩杀了几名散播恐慌的士兵后,才勉强稳住局面。但他自己也因劳累和焦躁,眼窝深陷,形容憔悴。
审荣几次想找叔父谈谈,但看到审配那布满血丝、却坚定不移的眼睛,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知道,叔父绝不会投降。
第三日深夜,邺城东门。审配因劳累过度昏倒,已被抬回府中歇息。
此时的守将正是审荣。他按剑立于城头,内心天人交战。
曹操密使已发出最后通牒,明日便是最后之期,今夜不从,明日决水淹城!
开城,是背主卖叔,千古骂名。
不开,满城生灵涂炭,他于心何忍?
曹军的条件很“诱人”,只夺城,绝不累及他人。曹操亲自手书:承诺审荣献城立功,必保全审家香火与全城百姓性命!
“将军……”一名亲信校尉低声唤道,眼神复杂地看着他。显然,城内的流言和压力,
审荣深吸一口气,夜风灌入肺腑,却无法冷却他心头的灼烧。
他想起日间巡视时,那些面黄肌瘦的百姓看向他时,那恐惧的无措眼神。
“都是为了活下去……”他心中某个地方似乎崩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