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章 出征前的安排四(1/2)
次日,皇宫武德殿。
此处与昨日的御书房氛围迥异,少了几分文雅,多了十分的肃杀与金铁之气。
殿内巨大的沙盘与悬挂的巨幅军事地图取代了书籍陈设,大夏军方的高级将领们齐聚一堂,甲胄虽未在身,但那股百战余生的凛冽气息却充盈着整个殿堂。
皇帝秦思源端坐于主位,目光如鹰隼般扫过麾下这群虎狼之将。
军部主官雷虎上将率先出列,来到巨大的北方地图前,手持长鞭,声音洪亮如钟,开始介绍当前北方的混乱局势。
“陛下,诸位同僚”,雷虎的鞭梢首先点在河南大部及河北部分地区,“据最新军情,流寇李自成,如今势头最盛,僭称‘闯王’,其势力范围囊括此处”。
“据估算,其麾下裹挟民众,号称百万,然能披甲持刃,可称军队者,约在五十万之数”。
“其中,真正经历战阵、堪为一战的老营精锐,不过二十万左右,余者皆乃乌合之众,一触即溃”。
鞭梢西移,指向山西:“此乃‘八大王’张献忠盘踞之地,其部众约三十万,习性残暴,流窜作案,其中能战之兵,约在十万至十五万之间”。
接着,鞭梢又点了几个区域:“此外,尚有罗汝才等大小匪徒,占据一些边角之地,东奔西窜,其核心战力,合计约八万人”。
雷虎总结道:“此三大寇,乃当前北方最具实力之武装,虽人数众多,然军纪涣散,装备窳劣,多依靠流窜裹挟,攻坚、守城、野战之能,与我大夏天兵相比,判若云泥!”。
秦思源静静听着,脸上没有任何波澜。正如雷虎所言,到了大夏如今这个地步,凭借超越时代的组织度、训练水平和武器装备,尤其是步枪的列装,这些所谓的“百万流寇”,在他眼中,不过是历史车轮前行时,需要被清扫的尘土罢了。
大夏军队,自步枪研制成功并大规模装备后,在这个时空已然立于不败之地!
此时,情报局局长林云出列,“陛下,雷帅,根据我方多方侦查确认,一个对我大夏极为不利,或者说,他们自认为能阻挡我天兵北上的联盟,已然形成”。
他走到地图前,拿起朱笔,在标志着大夏目前实际控制线(长江以北部分区域)与河南交界的一片广阔平原地区,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三部,已摒弃前嫌,达成盟约,同时,残明朝廷中部分不甘失败的勋贵、将领,亦暗中提供了部分资助乃至派出了少量家丁部队参与其中”。
“他们集结了所能调动的绝大部分精锐,总计约四十万兵马,正于此地——徐州至开封一带,构筑连绵营垒,挖掘壕沟,企图依托地利,在此与我军进行战略决战!此地,亦是我大军北上的咽喉要道,此战不可避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