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藏在心跳里的诗9 > 第55章 斯德哥尔摩的星光

第55章 斯德哥尔摩的星光(1/2)

目录

十二月的斯德哥尔摩,就像一个被冰雪精灵施了魔法的城市,细雪如轻盈的羽毛,纷纷扬扬地飘落而下。那细雪,如同大自然精心洒下的白色花瓣,给整个城市披上了一层梦幻般的银装。音乐厅前的路灯,在暮色中一盏盏陆续亮起,那昏黄的灯光,透过飘落的细雪,形成了一道道柔和的光晕,如同一条通往星光的神秘道路,引领着人们走向未知的精彩。

林栀站在酒店的落地窗前,她的身影被窗外的雪光映照得有些朦胧。她静静地望着窗外那古老而典雅的建筑群,那些尖顶的教堂、红色的屋顶、古老的城墙,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抚过晚礼服上的苹果木胸针,那胸针是她从剑桥带来的,是用他们第一棵苹果树的枝条雕刻而成的,形状是他们发现的那颗近地小行星的轨道。每一次触摸到这枚胸针,她都能感受到那段在剑桥的难忘时光,感受到他们一起走过的艰辛与快乐。

陆辰言从衣帽间缓缓走出,他一边走一边仔细地调整着领结的位置。他身上穿着深蓝色的礼服,那颜色就像深邃的夜空,衬得他格外挺拔。袖口处精心绣着的星轨图案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他对星空的热爱和探索的决心。那星轨图案,是他特意找裁缝师傅设计的,每一个线条都代表着他对宇宙的向往。

\"准备好了吗?\"他走到她身边,声音里带着难得的紧张。他的手心微微出汗,心跳也不自觉地加快,毕竟这是他们第一次站在如此重要的国际舞台上。

她点点头,目光仍停留在窗外:\"没想到有一天会站在这里。\"她的声音有些轻柔,带着一丝感慨和惊喜。她还记得三年前,他们还在剑桥的那个小小的观星台上,为了观测星空而忙碌着,谁能想到,如今他们会站在斯德哥尔摩的音乐厅里,接受国际科学界的认可。

音乐厅内,金碧辉煌的装饰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水晶吊灯闪烁着璀璨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大厅。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齐聚一堂,他们穿着整齐的礼服,脸上洋溢着自信和期待的神情。这些科学家们,有的来自欧美发达国家,有的来自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为了科学的发展和交流而汇聚于此。

当司仪念到\"星空文化交流中心\"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那掌声,如同汹涌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表达了人们对他们的认可和祝贺。他们并肩走上舞台,聚光灯打在他们身上,那光芒明亮而又温暖,仿佛是宇宙中的星辰照亮了他们的道路。奖杯在水晶吊灯的照耀下,闪烁着水晶般的光芒,那光芒璀璨夺目,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成就和荣耀。

\"这个奖项不属于我们个人,\"陆辰言对着话筒说,他的声音沉稳而又坚定,通过麦克风传遍了整个音乐厅。\"它属于每一个在平台上分享过观测数据的爱好者,每一个在中心获得过启发的访客,每一个相信科学能够改变世界的人。\"他的眼神里透露出真诚和感激,他知道,这个奖项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无数人支持和帮助的结晶。

林栀接过话头,她的声音温柔而又充满力量:\"三年前,我们种下一棵苹果树。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一片森林。这就是科学最美好的样子——它会在每一个渴望知识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她的话语,就像一阵春风,吹进了每一个人的心里。她想起了三年前,他们在剑桥的牛顿故居后院,亲手种下了那棵苹果树。那时的他们,还只是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谁能想到,如今这棵苹果树已经成为了他们科学事业的一个象征,它在全球各地生根发芽,为人们带来了知识和希望。

颁奖仪式结束后,一位银发苍苍的诺贝尔奖得主特意找到他们。老人穿着一身整洁的西装,虽然头发已经花白,但眼神里依然透露出睿智和慈祥。他紧紧地握着他们的手,激动地说:\"你们的获奖感言让我想起了年轻时的梦想,科学本该如此温暖。\"老人的话语,就像一杯温暖的热茶,滋润着他们的心田。他告诉他们,在他年轻的时候,也曾像他们一样,对科学充满了热爱和好奇,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当晚的庆祝晚宴上,他们遇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传播者。这些科学传播者们,有的是专业的科普作家,有的是科普博主,有的是科技馆的工作人员,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而努力着。

一位非洲的天文教育家激动地展示着手机里的照片:\"多亏了你们的平台,我们的学生现在可以和剑桥的专家直接交流。\"照片里,一群非洲的孩子们围坐在一台电脑前,脸上洋溢着好奇和兴奋的神情,他们正通过视频会议与剑桥的专家进行交流。孩子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专家们耐心地为他们解答,那场景温馨而又感人。通过这个平台,这些孩子们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科学知识,能够与世界顶尖的科学家进行交流,这将对他们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深夜回到酒店,窗外的雪已经停了。斯德哥尔摩的夜空清澈如洗,就像一块巨大的蓝色绸缎,没有一丝云彩。北极星在远方静静闪耀,那微弱的光芒,却仿佛有着无穷的力量,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林栀脱下高跟鞋,赤脚走到窗前。她光着脚丫,踩在柔软的地毯上,感受着地毯的温暖。她静静地望着窗外的星空,思绪万千。

\"今天收到的合作邀请比预期多了三倍。\"陆辰言坐在床边,查看完邮件,语气中带着惊喜。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知道,这些合作邀请将为他们的科学事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这些合作邀请,有的来自知名的科研机构,有的来自大型的企业,有的来自国际组织,他们都希望能够与星空文化交流中心合作,共同推动科学的发展和普及。

她望着星空,突然说:\"记得我们第一次在剑桥看北极星吗?你说它永远指向北方,就像真理永远指引方向。\"她的声音轻柔,带着一丝回忆的甜蜜。她还记得,在剑桥的那个夜晚,他们躺在草坪上,仰望着星空,寻找着北极星。陆辰言指着北极星,告诉她,北极星永远指向北方,就像真理永远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

他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现在我们的北极星照亮了更多人的道路。\"他的话语,充满了温暖和力量。他知道,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科学的魅力,能够让更多的人走上探索科学的道路。

就在这时,手机响起特殊的提示音。平台监测到一个罕见的天文现象——一场持续整夜的极光即将出现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空。这个消息让他们兴奋不已,他们立即穿上外套,带着便携望远镜来到酒店天台。

绿色的光带已经开始在天际舞动,如同宇宙的帷幕缓缓拉开。那绿色的光带,就像一条条灵动的丝带,在夜空中轻盈地舞动着。它们时而弯曲,时而笔直,时而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随着夜色渐深,极光越来越绚烂。粉紫与翠绿的光带交织变幻,偶尔还有红色的光晕如火焰般跃动。那粉紫和翠绿的光带,就像梦幻中的色彩,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红色的光晕,就像燃烧的火焰,为这美丽的极光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陆辰言调整着相机参数,突然轻声说:\"知道吗,极光其实是太阳风与地球磁场相遇的产物。就像我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却因为对星空的热爱而相遇。\"他的话语,就像一颗石子,在林栀的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她想起了他们从剑桥的初遇到今天的荣誉,从两个人的梦想到一个全球性的网络。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经历,但因为他们都对星空充满了热爱,所以他们走到了一起,共同为了科学事业而努力奋斗。

这个比喻让她心中一动。在极光如梦似幻的光影中,他们仿佛看到了这些年来走过的每一步。他们想起了在剑桥的那个小小的观星台,他们为了观测星空,常常在夜晚守在那里,忍受着寒冷和孤独。他们想起了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的日日夜夜,为了一个实验结果,他们不断地尝试和改进。他们想起了在世界各地举办科普活动的场景,看到那些孩子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和渴望的眼神,他们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满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