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洪康(1/2)
“#洪承畴与康熙#”
“现代分子人类学研究发现,现存爱新觉罗宗室后裔Y染色体标记为C-F,而清西陵光绪帝遗骸检测结果却显示为O1b-F1759。
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父系谱系证实:晚清皇室血脉已非满洲正统。
考虑到多铎、豪格等清初宗室后裔均保持C系基因,可以确定血脉更迭发生在顺治至光绪年间。
清西陵光绪帝的残骸检测到的y染色体属于O1b-F1759+,和爱新觉罗家族毫无关系。
而且这种标记只分布在汉族,也就是说,光绪帝载湉在血缘上就不属于爱新觉罗家,而是个地地道道的汉人。
爱新觉罗家族坐在皇位上那支,不是满人,而是被汉族戴了绿帽子,确定无疑。
唯一的问题是,从哪一代被换了种?
光绪的爹是道光第七个儿子,皇族管理还是很严的,档案记录也很严谨,在王府里出轨难度也太高了,几乎不可能。
继续往上推也一样,每代都有档案,要出轨难度太高,又不是甄嬛传。”
“而诸多证据表明,这个断裂点正指向康熙皇帝。”
“康熙出生后由于生了天花,由乳母陪伴出城躲避,脱离了大内,后天花痊愈,但是脸上生了很多麻子,容貌大变,即位后才回皇城。”
“有没有可能史书记载的“容貌大变”,是字面意思?”
“康熙的乳母有个后代叫曹雪芹,写了本《红楼梦》,里面写甄贾宝玉,也不知道在暗示谁。”
“接下来请对比一下清初帝王御容。
从努尔哈赤到顺治,历代皇帝均为宽额圆脸、凤目浓眉的典型满洲相貌。
然而至康熙帝时,这一遗传特征突然中断,取而代之的是长脸窄颌、细目挺鼻的面容。
更值得注意的是,康熙的容貌特征与洪承畴传世画像高度吻合。
这种体貌特征的突变,绝非正常遗传所能解释。”
“江湖传闻皇太极用大玉儿逼降了洪督师,岂能无因?”
“大家都不能理解洪督师突然就死心塌地的为清朝卖命了,如果是为了爱情,为了自己的种,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了?”
“而孝庄太后一生有三大异常之举。”
“首先,她坚决拒绝与皇太极合葬,宁可将棺椁停灵三十七年,这在清代后妃中绝无仅有。”
“在她之前,在她之后,除了被处罚的妃子,哪个不是和皇帝丈夫合葬的,只有孝庄,坚决不肯。”
“导致孝庄的棺木放在那37年一直没有下葬,康熙也不处理。
一直到雍正即位,在原地修了个陵墓,说这地方吉利,就原地安葬了吧,不合葬了。”
“其次,康熙为孝庄守孝三年,远超祖母守制礼法,再者,康熙生母佟佳氏在封后次年便突然去世,且未见抚育记录。”
“孝庄死后按礼制只需守孝12天(祖母),康熙一定要守孝三年(母子),他名义上的亲妈死了也就守了几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