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茶亭心潮:浮华下的基石(2/2)
赚钱,到底为了什么?
为了这富丽堂皇的宅院?为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为了能让晓娥像现在这样无忧无虑?这些都没错。甚至,以他目前的财富,只要子孙后代懂得节制,“省点花”,足以让娄家几代人都过得比这世上绝大多数人好太多太多!
但是……真的能永远守住吗?
为什么自己心头总萦绕着不安?
为什么“守业”二字,千钧之重?
何雨柱看着娄振华陷入沉思、甚至有些萧索的侧影,知道自己的话已经触及了他的灵魂。他轻声开口,打破了这份沉重的寂静:
“娄伯伯,看您神情,想必是想明白了不少。”
娄振华缓缓转过头,眼神疲惫却又带着一丝清明,他长长地、无声地叹了口气,算是默认。
何雨柱继续说道,语气带着一种少年人少有的沧桑感:
“我能做的,是尽我所能,让雨水这一生,至少在我看得到的时间里,平安喜乐,衣食无忧,不受风雨飘摇之苦。”他看向池塘边妹妹小小的身影,目光温柔而坚定,“但我不敢保证,我的子孙后代,甚至雨水的子孙后代,还能一直享有这份安宁。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世间更没有永恒不变的富贵。这道理,千古皆然。”
他重新看向娄振华,目光清澈而深邃:“所以,娄伯伯,无论将来我们能赚多少钱,无论我们能走到多高的位置,我们心里,都必须给自己划下一条清清楚楚的‘底线’!这条线,关乎良知,关乎道义,关乎我们最终能否问心无愧地闭上眼睛。”
何雨柱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在锻造着某种信念:
“这条底线之上,我们可以施展抱负,可以追求财富,可以有点私心算计,这是人之常情,不必苛责。”
“但这条底线之下,是万丈深渊!是贪婪无度,是巧取豪夺,是背信弃义,是鱼肉乡里……是任何会将我们拖入万劫不复境地的恶念!这条线,绝不能碰!碰了,就算一时风光无限,终究也会被自己的贪婪和恶业所反噬,身败名裂,甚至祸及子孙!”
茶亭里一片寂静,只有风声穿过竹林的呜咽。
何雨柱最后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在娄振华脑海中轰鸣回荡:
“倘若有一天,您赚取的财富,您积累的名望,已经达到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当有人胆敢觊觎、甚至伸手想要侵夺这些属于您的东西时……”
何雨柱微微停顿,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理想的光芒:
“您或许不需要亲自下场与人争得头破血流。您只需要站在那由无数人发自内心的敬重与信赖所筑成的‘道’之上,只需平静地说一句话,就会有人争相为您奔走,甚至不惜为您出生入死!因为您在他们的心中,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而是一个值得追随、值得保护的‘仁者’!这就是‘道’的力量!是超越了金钱权势的、真正不朽的立身之本!”
“道……”
娄振华喃喃地重复着这个字,仿佛第一次真正理解了这个古老汉字背后所蕴含的磅礴伟力与不灭光辉。不是金钱,不是权势,而是人心所向的“道”!
他看向何雨柱那张年轻却仿佛蕴藏着千年智慧的脸庞,久久无言。夕阳的余晖透过竹帘的缝隙,斜斜地打在少年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温暖而神圣的金边。
娄振华知道,自己今天听到的,绝不是一个少年的狂言妄语。这是一个智者对世事的洞察,对未来的警示,更是一条在波谲云诡的时代洪流中,足以指引他娄家安身立命的、沉甸甸的金玉良言。
他缓缓站起身,对着何雨柱,对着这个尚未成年的少年,异常郑重地拱了拱手。这一拜,不为财富蓝图,只为那足以照亮灵魂迷雾的“道”。
庭院一角,雨水的笑声清脆地响起:“晓娥姐姐,小鱼吃完啦!哥哥说不能再喂啦!”
童声天真,无忧无虑。
而茶亭之内,一颗经历了半世浮沉的心,正悄然筑起一道名为“底线”的堤坝,并努力向着那名为“大道”的光明方向,艰难而坚定地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