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相谈甚欢(2/2)
就算心死,也不行。
那小皇子身上流着前朝帝王的血。
必须身死魂灭,才能断绝了天下不安分之心。
“陛下,虽然当了匪贼藏在深山,他们免不了跟人打交道。”卫矫说,“除了调动兵马追缴,还要在附近城镇村落查问,调动画师,勾画疑似匪贼人员的相貌,方便各地缉捕。”
皇帝点点头,看着卫矫:“你亲自去吧。”
卫矫神情犹豫:“我现在出去不方便吧。”
皇帝愣了下:“你有什么不方便的?”
卫矫神情略羞涩:“我父亲刚让人来请陛下给我和杨小姐指亲,陛下您就把我赶出去,别人会不会以为这是欲盖弥彰,我和杨小姐真不清白……”
“你这个狗东西!”皇帝羞恼骂道,“滚滚滚——”
说罢要拿起东西砸,但无奈桌案上的都已经被推翻在地。
卫矫三步两步向外走去:“陛下别急,臣领命,为了陛下,臣不在意声名——”
看着卫矫的身影消失在殿内,皇帝啐了口“你有什么声名!”
骂完又吐口气。
不过,除了让卫矫亲自去查更放心,的确也是让他离杨小姐远一些,免得卫崔再来觊觎他的女儿!
虽然跟卫矫衣衫不整的是婢女,但毕竟顶着阿落的名义。
哪怕是声名,他也舍不得阿落再受委屈。
皇帝收回视线,看向舆图,停在云岭两字上,神情沉沉。
既然为贼,必当诛之。
……
……
卫矫走出皇城,看着等候在外的绣衣们。
“去一趟云岭。”他吩咐说。
绣衣们应声是,将马匹牵过来。
卫矫接过缰绳,问:“孟州那边画像能画出来吗?”
先前从蒋望春那边查到的线索,蒋望春有个学生身份可疑,而这个学生似乎跟王在田有过来往,再从凌鱼口中得知线索最初出现的地方,是王在田在孟州讲学。
于是他派了绣衣去孟州查问,王在田教书的学堂附近,有民众提到过“……附近的小童天天蹲在窗外听,王先生还想收他当学生呢,那小童真是好运气。”
但王在田的弟子中并没有什么小童子,年纪最小的是凌鱼。
那那个小童呢?
“不知道。”
“好像王先生走了,他们也不见了。”
王在田走了,这小童也不见了,不是常驻民,随着王在田出现又消失,举止异常,必然有古怪。
听到卫矫的询问,一个绣衣上前说:“过去太久了,那小童一家出现的时间也很短,而且,街坊四邻回忆起来似乎都没有看清过他们的脸,最终只能描绘出身形。”
说罢拿出一张画轴。
卫矫伸手接过打开,看到线条潦草勾勒两个身形。
一个明显是个老者,一个是个小童。
没有脸,身形也没有特殊之处,单单靠这个是查不出什么的。
不过,现在么……
卫矫将画轴收起来,翻身上马:“走,去贼窝里辨认一下,说不定那边有人见过。”
说罢催马向前,绣衣们纷纷跟上。
“都尉,还回家一趟吗?”一个绣衣问。
卫矫懒懒说:“不用。”
那也不算家,只能说是宅子,他日常都不回。
不过,卫矫迟疑一下。
“杨小姐,在做什么?”他问。
“杨小姐和婢女都去宝月楼了。”一个绣衣说,“张盛有,还有陛下给的禁卫们都跟着。”
因为有陛下赐的禁卫跟着,他们绣衣便不再近前。
宝月楼啊,卫矫撇撇嘴,是那狗东西掌控下的,如今仇人已经掌握在手心中,大吃大喝庆祝去了吧。
卫矫看了眼城中闹市的方向,勒马调头向城门。
“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