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师徒谈心(2/2)
这一年来,这魏家父子两个,对大唐和朝廷确实做了许多事情。
这一点,李世民还是看在眼里的。
时至今日,有一点李世民很是确定,那就是自己这位弟子对于他这个恩师,还有大唐的事情,确实是极为用心的。
虽说魏征的奏折上,没有一句是替自己儿子夸功的,可作为帝国的话事人,李世民岂能不知道魏征的担心所在。
“这个羊鼻公,不就是害怕自己儿子立了大功,有了功高震主的危险嘛……”
李世民不以为意地摇了摇头。
魏征会这么想,自然是人之常情,可他看错了朕,也看错了太子。
我李家从来只怕天下英雄不入我彀中,哪里怕手下比自己有本事呢?
非是如此,朕能收服李靖?李绩?秦叔宝,还有房玄龄,杜如晦等人?
这些人拿到古代,都是不亚于萧何,韩信,卫青,张良那样的存在。
可这些人偏偏对自己死心塌地,李世民心想,这些当世英雄他都能容得下,难道还容不下一个还没有发育起来的魏家小子?
想到这里,李世民看着魏叔玉,轻轻一笑道:
“那块匾额,朕是没有办法给你了,国子监之事,牵连甚多,若是给了你,朕担心山东士族那边怕是要弄出事来,此事于你不利。”
“噢……”
闻言,魏叔玉有气无力地点了点头。
虽然他在心中已经预料到了这种可能,可是当听到李世民这么说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淡淡的失落。
“怎么?对朕如此没有信心?你当朕是怕了那些人不成?”李世民微微皱眉道。
魏叔玉摇了摇头。
“弟子不敢,只是弟子觉得恩师若是真想要替大唐找到治国的人才,光是靠国子监和弘文馆是靠不住的,这些地方说起来是咱们大唐最高的学府,可实际上早已经变成了世家把持,私相授受的地方,弟子曾经在里面就读过,自然知道里面的景象。
总之就是一句话,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大家都只想着早点混完日子,好出去当官,然后再把自己的子孙给弄进来……长此以往,陛下您想想,这大唐上下,都会是什么样的官员?
他们真能为民做主,为您分忧,为天下开太平吗?”
魏叔玉这番有感而发的话,一下子让李世民陷入了沉思当中。
良久,李世民抬起头来,深深地看了魏叔玉一眼,意味深长道:
“若是让你办一所学院,你想怎么做?”
魏叔玉沉思片刻,迎着李世民的目光,坦然道:
“弟子只想在学校的大门口上,贴上一副对联……”
“什么对联?”李世民一脸好奇。
魏叔玉淡淡一笑,一字一句地说了出来。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闻言,李世民面露震惊之色,再度沉默了起来。